亞洲有句話反映了對個人主義的文化偏見:“槍打出頭鳥。”一般來說,東亞人不像西方人那樣關注個人的目標或自我提高。他們所關注的是集體的目標和協調行動。維持一種和諧的社會關係可能比個人的成功更重要。成功常常被看作是集體的目標而不是個人的功績。人們並不祈求個體與眾不同。對於亞洲人來說,自我的良好感覺就是自己是所屬群體所希望的、是大家所期望的。人們並不在意待遇平等與否。
適用於東亞人各種關係的那些規則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是透過角色而不是透過宇宙來體現的。一位亞洲的朋友告訴我,拜訪美國家庭的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每個人感謝的都是人之外的事物,譬如“謝謝你擺的桌子”、“謝謝你洗的車”。而在亞洲國家,每個人在特定的背景下都有明確的義務,你不必感謝人們履行他們的義務。選擇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重要。
上了年紀的美國人中大多數都會記得他們的識字課本《迪克與珍妮》。迪克、珍妮和他們的狗斯寶特都是十分活躍的個體。20世紀30年代的早期版本(直到20世紀60年代,該書都被人們廣泛使用),第一頁描寫的是一個小男孩跑著穿過一塊草坪。第一句是:“看見迪克跑,看見迪克玩,看見迪克跑著玩。”從西方人的心態來說,這些傳達了有關小孩的幾個基本資訊。在同一時代的中國識字課本的第一頁是一個大一點兒的男孩肩上馱著一個小男孩:“哥哥照顧小弟弟,哥哥愛弟弟,弟弟愛哥哥。”小孩初次遇到的印刷字傳達的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人們之間的關係,這似乎很重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