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希臘人來說,一個特別的場合可能是參加戲劇演出或是朗誦詩歌,而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卻是探親訪友。當時有個說法叫“串門”,字面的意思是“把門串成一串”。這種拜訪是為了向主人表示尊敬,在重大的節假日這就更是家常便飯了。
與希臘人的自我意識相對應的,中國人講求的是“和”。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排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集體或幾個集體(家族、村鎮,尤其是一個家庭)中的一員。其觀念中的個體並不像希臘人那樣是在各種社會環境中保持個體特徵的獨立單元。就如哲學家羅思文所說的:“……對於早期的儒家學派來說,沒有孤立的我存在,概括地說,我是與特定的他人相關的生活角色的總和……從集體的角度來說,集體為我們每個人編制了個體認同的獨特模式,因此,如果我的一些角色發生改變,其他人的角色也會改變,這就會使我成為另外一個不同的人。”
中國人不太在意對他人的控制或環境的影響,而更在意自我控制,因此中國人會把在家庭中、村子裡與他人的摩擦降低到最低程度,從而更好地服從由地方官管理國家的要求。他們對幸福的看法與希臘人不同,可以自由施展才華的生活並不是幸福,幸福是一種與人和諧、淡泊寧靜、知足常樂的生活狀態。希臘的花瓶、酒杯上展現的是戰爭、體育競賽和豪飲狂歡的場面,而中國的畫卷、瓷器上描繪的是家庭生活和鄉間樂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