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和自媒體浪潮的到來,有力地挑戰了媒體從業者既往的一個心理暗示: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對資訊的信任,是建立在媒體的權威性基礎上的。
以往的確是這樣。我們信賴權威媒體,是相信其內部對資訊的採集、處理和釋出有著一套嚴密的編輯和稽核流程,其立場代表著理性、客觀和獨立。以往,所有剛踏入新聞行業的年輕人無不被告知,引用資料來源和事實,必須從權威主流媒體上取得或以此為準,網路資訊特別是百度百科、微博微信等來源則不足採信。但是,一系列新聞業的“有償新聞”風波、“有償不聞”醜聞、弄虛作假事件和腐敗案件,無一不讓媒體的權威感、公信力受到損害。現狀和傳統的新聞教條背道而馳。
不妨追溯一下歷史,看看這條從權威到信任的鏈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發生了一場影響並不深遠但卻值得在這裡回憶的爭論。爭論兩方的主角,一位是現代新聞業的奠基者沃爾特·李普曼(Walt Lippmann),另一位是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這場爭論的焦點是:新聞業到底在資訊向公眾傳播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公眾是否能夠參與到新聞傳播過程中。
在引發爭論的李普曼1922年出版的《公眾輿論》一書中,他認為公眾僅是一個幻影,他們缺乏資源,缺乏能力,無法應對日漸複雜的公共事務。公眾僅僅是公共事務的旁觀者,“只有對相當規模和複雜性進行深入調查的代理人才能夠了解區域性事件”,也只有這些代理人才能更好地行使公共職能,在對公眾的這種假設之下,“一個巨型社會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性的巨型民主共同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