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很熱的晚上,澳大利亞某處偏遠內陸地區的一根電線杆在8點整倒下來了。這對在維多利亞大沙漠邊緣的一個以金礦為主業的老鎮Laverton以外100英里的地方圈養了一些綿羊和牛的威廉和奧利維婭·芒羅來說是一個問題。1在這個夏天,氣溫經常會飆升到48.9℃攝氏度。他們的孩子Peter和Lois透過衛星鏈路完成學習,而這也是這個家庭在生病或出現緊急情況時用於與外界衛生服務聯絡的途徑。雖然芒羅一家有一個後備發電機,但它不能長時間驅動水泵、通訊和空調裝置。總之,芒羅這一家人的生活完全依賴於可靠的能源。
在9小時後的黎明,電力公司派出了一個團隊去尋找和修復倒下的電線杆。客戶的投訴讓公司對故障發生的地點有個大概的想法,但這個團隊花費了超過一天的時間去識別、尋找和修復這條電線杆。同時,芒羅一家和附近的居民、商業和機構失去了電力和與外界通訊的途徑,這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還帶來了經濟損失和健康風險。在內陸地區,停電不只是讓生活停擺,而是很危險的。為了讓這些危害最小化,電力公司花費了很高的成本派遣檢查員定期去檢查龐大的電力網路,試圖發現倒下或老化的電線杆。
想象一下若每根電線杆都是一個智慧裝置,那麼它的維護工作就變得更安全、簡單和廉價了。它可以對自身的狀態進行彙報並傳召相關人員進行替換或維修。無論是什麼原因,若一根電線杆發生火災或開始傾側、倒下,它會實時生成一個事故報告並通知維修隊帶上合適的裝置來到一個詳細的地點進行修復。同時,這條電線杆可以將自己的任務重新指派給附近正常工作的電線杆。畢竟,它們是在同一個輸電網中。公共事業公司可以更快速地為社群恢復電力供應,而無須現場勘查所需的龐大、持續費用。
為人們提供電力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透過使用與物聯網相關聯的新興軟體和技術,我們可以將智慧的元素逐漸地注入現有的基礎設施裡,如輸電網也可以加入能夠彼此通訊的智慧裝置。想象一下,如果能夠快速地建立一個全新的靈活、安全的網路,而且具備較低的成本,能夠為新服務、更多參與者及更高經濟價值的實現帶來更多的機會。
這樣的結構被稱為網狀網路(mesh network),即一個將電腦和其他裝置直接連線到一起的網路。它們可以根據頻寬條件、儲存空間和其他能力自動進行重新配置,因此可以抵禦故障和干擾。缺乏網路訪問條件或可負擔服務的社群可以使用網狀網路維持基本的網路連線。網狀網路是傳統的機構、監管和控制從上到下的模型的替代方案;它們可以提供更高的隱私保護和安全性,因為資訊流並不會經過一箇中心機構。2
一些機構已經在將網狀網路與區塊鏈技術結合起來,以解決複雜的基礎設施問題。美國的一家物聯網公司Filament正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進行一項實驗,涉及一種名為“tap”的裝置,可以用於電線杆上。這些裝置可以直接在相互之間通訊,距離最遠可達10英里。由於電線杆之間的距離大概是200英尺,因此若當一根電線杆倒下時,上面的一個動作檢測器就會通知200英尺外的另一根電線杆並告訴它“我有麻煩了”。如果另一根電線杆上的tap裝置出於某些原因無法聯絡上,那麼它會繼續聯絡下一條電線杆,或者是聯絡下一根(最遠可達10英里)能透過最近的網際網路回程連線位置(120英里內)與公司聯絡的電線杆。
這個tap裝置上有著可以持續20年的電池以及低能耗藍芽技術,顧客可以將這個裝置直接連線到他們的手機、平板裝置或電腦上。這個tap設定內建了很多感測器,可以檢測溫度、溼度、光強度和聲音,這樣顧客就可以用來監測和分析一段時間內的狀況,或許還能開發出預測性演算法,從而預測一條電線杆的生命週期或即將發生的故障。顧客可以成為氣象節點,或將這些資料作為一種資訊服務,或將這些資料集在區塊鏈上授權給另一個使用者(如政府、廣播公司、電線杆製造商或環保機構)。
Filament的商業模式是一個涉及了三方的服務模式:Filament、它的整合業務客戶及公共事業公司。Filament擁有硬體;它的裝置持續地監測電線杆的狀況並彙報情況的改變——不管是倒塌、發生火災,還是因為粉塵積聚或山林火災煙霧所造成的故障。Filament將感測器資料流售賣給整合業務商,而整合業務商轉賣給公共事業公司。
公共事業公司每月為這樣的監測服務支付費用。這樣的服務使得電力公司無須再進行成本極高的現場勘查工作。由於電線杆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會倒下來,電力公司也很少使用網狀網路的實際通訊能力,這樣Filament可以將這些tap裝置的多餘能力部署給其他的使用者。
“由於Filament擁有這些裝置,我們可以將這個橫跨大陸大部分地區的網路之上的閒置網路處理能力賣出去”,Filament的聯合創始人及執行長埃裡克·詹寧斯說道,“Filament可以與FedEx快遞公司達成協議,透過我們在澳大利亞農村地區的網路讓它們的中型卡車有能力實時地往總部發送遙感資料。我們將FedEx加入到智慧合約的列表中,現在它們可以付款給每一個裝置,讓這些裝置向他們傳送資料”。3FexEd的司機們可以使用網狀網路作為通訊和車輛跟蹤的手段,以在偏遠地區指示預計的到達時間和各種故障情況。若故障情況發生了,網路就會向最近的維修工廠發出警報,讓它們的維修隊帶上必需的零件和裝置來到故障現場。
區塊鏈技術是很重要的。這個物聯網的應用依賴於萬物賬本(Ledger of Things)。成千上萬的智慧電線杆透過很多的感測器收集資料並將這些資料傳遞給其他裝置(計算機或人),這個系統需要持續地追蹤所有事物,這包括能夠識別每一根獨特的電線杆的能力,以確保其可靠性。
“如果沒有身份的話,其他事情也沒法實現了”,埃裡克·詹寧斯說道,“區塊鏈上的身份是物聯網的核心。我們為每一個裝置都建立了一條獨立的通道。這條通道和身份隨後會儲存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特定的位置是分配給了Filament)。就如比特幣一樣,它可以被髮送到任何地址”。4區塊鏈(及智慧合約)也確保了裝置的費用已經有人支付了,這樣它們就可以繼續工作。離開區塊鏈支付網路的話,物聯網就無法發揮功能,比特幣在這其中是通用的事務語言。
社會能源:為街區提供能源
現在,除了電線杆外,想象一下你可以將電力系統裡面的所有節點進行數字化,以建立一個全新的點對點能源生產和分配模式。每一個人可以參與到一個由區塊鏈驅動的供電網路。在紐約州贊助的一個提高能源體系可靠性(哪怕是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專案裡,它們已經開始在布魯克林Park Slope地區建立一個社群微電網了。當它建成後,這個微電網和它本地生產的電能將會在緊急情況時提供應急能力併為顧客降低成本,同時在社群中促進清潔的、可再生的電力、能源效率及能源儲存選項的探索。
雖然校園內的微電網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但它在居民區並不是很常見。北美的城市區大多數的房屋所有者、商業、政府和其他機構從固定的公共事業公司以固定的價格購買電力。現在,我們有不少坐落在本地的可再生的能源選項,如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本地的公共事業公司會以批發價(通常會有不少的折扣)採購這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過剩電力。一個顧客可能就是在本地的能源生產者對面的房子里居住,但他們依然需要經過公共事業公司併為自己鄰居生產的可再生能源支付完整的零售價。這是很荒謬的事情。
“現在的公共事業公司有一套命令和控制系統,由少數人去運營一個公共電網。與此不同的是,你可以設計讓公共電網負責自身運營的機制”,羅山能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及負責人勞倫斯·奧爾西尼說道,“隨著公共電網中的節點中的所有資產都幫助維護和執行這個電網,網路的恢復能力就更強了”。5這是一個透過在資產裡嵌入智慧合約及其它控制機制而實現的分散式的點對點物聯網網路模型(如區塊鏈模型)。6當一場颶風摧毀了輸電杆塔或火災損害了一個變電站,這個公共電網能夠快速、自動地重新分配電力,以避免大規模的停電。
恢復能力並不是唯一的好處。在本地使用本地產出的電力比公共事業公司的大規模輸電網要高效得多,後者需要在遠距離傳輸電力,這樣會帶來電力的損耗。羅山能源公司正與當地的公共事業公司、社群領袖和技術合作夥伴一起建立一個市場,在裡面,鄰居們可以買賣具有環境價值的能源。“因此,你不需要付費給一個採購了可再生能源額度的能源服務公司,而是直接付費給那些真正地在生產出你家中所使用的電力的人,這樣的模式是本地化的、綠色的,對你的街區來說也有環境上的意義。這看上去是更公平了,對嗎?”勞倫斯·奧爾西尼說道。7是的!
如果你可以定位每一個這樣的資產併為生產和消費分配一個區位價值,這樣你就能建立一個實時的市場。根據勞倫斯·奧爾西尼所說的那樣,你可以將多餘的能源向也在生產可再生能源的鄰居進行拍賣。這樣做的話,你的社群可以透過點對點交易實現能源供應的可靠性。社群成員可以就實時微電網市場的規則達成共識,如時間段計費、最低價或最高價、離你最近的鄰居的優先度或其他用於最佳化價格及實現最少浪費的引數。你將不需要整天坐在電腦前進行價格的設定或提出購買、售賣的提議。
未來的微電網將可以收集它們的計算能力所創造出來的熱量,將東西加熱,捕捉和儲存這些熱量,這樣節點自己可以生成非常小額的電力,人們就能在家中的微電網使用這些電力了。將計算能力分配到社群的建築物中並使用所產生的高溫度去驅動供暖、熱水和空調系統的方法,可以提高同樣的能源的生產力。“我們的關注焦點是提高最大的效能。”勞倫斯·奧爾西尼說道。
隨著本地化生成的可再生電能越來越多,物聯網對固定的公共事業模式提出了挑戰,這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我們需要應對氣候變化並準備好迎接極端氣象條件所帶來的挑戰,特別是把海洋中的島嶼淹沒的雨、讓旱地變成沙漠的旱災。現在,我們每年因沙漠化要失去1500萬英畝的土地,情況最壞的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那裡人們無法像位於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的芒羅一家那樣負擔水泵、空調或遷移的費用。8我們需要輸電網路和引擎不再把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層中。現在公共事業公司正在評估將物聯網整合到其現有基礎設施能所帶來的好處(“智慧電網”),若能連線到微電網將會帶來一種全新的能源模式。公共事業公司、它們的工會、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及像羅山能源公司這樣具有創新思維的新成員正在探索這樣的新模式:首先在街區的層面生產、分配及使用電力,然後再到全世界。
計算機的進化:從大型主機到智慧藥丸
與我們的能源網路不一樣的是,計算能力已經通過幾個正規化得以進化了。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大型計算機是主流,其中的代表有IBM、Wild “BUNCH”(Burroughs、Univac、國家現金出納機公司、Control Data和Honeywell)。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微型計算機登上了舞臺。Tracy Kidder在他的暢銷書《新機器的靈魂》一書中預測了通用資料(Data General)的崛起。就如大型計算機的公司一樣,這些公司中的大部分已經退出了該業務或消失了。誰還記得數字裝置公司、Prime Computer、王安電腦、Datapoint或惠普、IBM的微型計算機?在1982年,IBM的硬體和微軟的軟體給我們帶來了個人電腦的時代,而那時候蘋果公司的Macintosh微型計算機還無法與其競爭。這就是時代的變遷。
通訊網路也隨著同樣的技術進步而進化了。從20世紀70年代的早期開始,網際網路(起源自美國的高階研究計劃署網路ARPANET)進化到了它現時的狀態——世界範圍內的分散式網路,將超過32億9的人口、商業、政府和其他機構連線在一起。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然後又融合成了移動平板和手持裝置。黑莓(Blackberry)在21世紀早期將智慧手機商業化了,而蘋果公司在2007年透過iPhone讓智慧手機流行化了。
這其中相對來說較新穎和令人興奮之處是這些裝置的能力已經超越了被動式的監視、測量和通訊(氣象模型、交通模型)、感測探測和響應;它已經進化到可以根據預先定義的行事規則執行交易或任務。它們可以感知(溫度的下降或交通堵塞)並進行響應(給火爐點火或延長綠燈時間);測量(動作、熱量)和通訊(應急服務);定位(爆裂的總水管)和通知(維修隊);監視(位置,臨近)和變化(方向);識別(你的存在)和瞄準(向你進行營銷),以及實現其他的一些可能性。
這些裝置可以是靜態的(電線杆、樹和管道)或動態的(衣服、頭盔、車輛、寵物、瀕危動物和藥品)。護理人員正使用智慧(或可食用)的電子藥片以識別和記錄病人的服藥時間。一片面板貼布或覆蓋物能夠捕捉資料並測量心律、食物消耗量或其他因素並將此資訊透過一個能夠識別特徵並給做出反饋的應用程式傳送給醫生、護工或病人自己。醫藥界很快將會使用類似的技術,用於特定癌症的定向給藥、測量體溫及其他生物指標。10
這些裝置可以在相互之間進行通訊——直接與計算機或資料庫通訊,或透過雲端伺服器進行,而且與人通訊(向你傳送一條簡訊息或撥打你的行動電話)。透過不斷進化的機器智慧和所收集的資料,這些裝置正將資料的分析、特徵的識別及趨勢觀察這些任務放到每一個人的手上。11產業裡的術語“大資料”遠遠不足以描述現實世界將會產生的海量資料。據最保守的估計,今天100億左右透過網際網路連線起來的裝置將會在2020年增加到250億。12考慮到這是來自無限數量的裝置,將其稱為“無限資料”可能更合適。
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居住在智慧家居里、駕駛智慧汽車和使用智慧藥物?我們看到了6個主要障礙。其中一個是那些小題大做的應用程式和服務的推出。簡單地說,早期的消費者物聯網裝置很少有帶來實際價值的——除非你認為讓你的煙霧探測器命令你的夜燈打電話給你的智慧手機並給你發出火警警告算是一種價值。13
另一個障礙是來自高管們、產業協會和工會無法預見新的策略、商業模式和人們的角色,這主要是因為組織惰性、不情願或無法去做這些事情。一些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已經根據這樣的一些原則開發了新的商業模式(如讓實體資產可以被識別、搜尋、使用和付款),因此也對現有的市場帶來了衝擊(如Uber和Airbnb),不過其衝擊相對來說還是很小的,而且依賴於一個公司及其APP充當中介的角色。
第三個障礙是對惡意駭客或其他安全漏洞會改變資訊和行事規則並繞過安全機制控制裝置從而帶來潛在的災難性後果的憂慮。
第四個障礙是“產品未來壽命”所帶來的挑戰,這對那些有著很長生命週期的資產來說是一個問題——這些資產的生命週期遠比一個典型的應用程式或一個公司的要長得多。初創企業經常出現破產或將自身出售給更大規模的公司的情況。
第五個障礙是可擴充套件性。若要實現物聯網的全面價值,我們必需能夠與多個網路進行連線,這樣它們才可以進行相互操作。
最後一個障礙是中心化資料庫技術首要的挑戰——它無法低成本地處理上萬億的實時交易。
若要解決這些障礙,萬物聯網需要有萬物(機器、人、動物和植物)賬本。
物聯網需要萬物賬本
歡迎來到由萬物賬本驅動的萬物聯網——得益於區塊鏈技術,在網際網路中將會實現的分散式、可靠的、安全的資訊分享、感測和自動執行動作及交易。技術專家和科幻小說作者一直在想象由與網際網路相連的感測器所構成的無縫全球網路可以捕捉地球上的每一次事件、動作改變。透過無處不在的網路、持續進化的處理能力以及廉價、小型聯網裝置的不斷出現,物聯網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實了。
記住中本聰對比特幣區塊鏈的設計是要確保每一個線上的比特幣交易的完整性以及比特幣這個貨幣的整體運作。透過在每一個節點上記錄每一筆交易,然後與網路(區塊鏈)中的每一個節點分享這個記錄,我們可以快速、無縫地在點對點網路中驗證交易。我們可以執行有價值的交易,在這個例子裡是金融的交易,這種模式是自動化的、安全的、機密的,而且無須認識或信任網路上的每一個節點,或無須透過中介。萬物賬本對信任關係的依賴程度是很低的。
區塊鏈技術讓我們可以將相關的核心資訊與智慧裝置關聯在一起進行識別,並對其進行程式設計,使得它能夠在預先定義的規則下執行動作,而無須擔心錯誤、篡改或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被關閉的風險。因為區塊鏈是一個不可干預的賬本,上面記錄了網路中發生的所有資料的交換記錄,這些記錄在執行中不斷進行積累,並由該特定網路中的協作節點進行維護,這樣使用者可以確保這些資料是準確的。
越來越多的技術公司認為區塊鏈對釋放物聯網的潛力至關重要。大型、中心化計算機系統的始祖IBM恰恰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在一份題為《裝置民主:拯救物聯網的未來》的報告中,IBM指出了區塊鏈的價值:
“在我們的去中心化物聯網的願景中,區塊鏈是在發生互動的裝置間促進交易處理和協作的一個框架。每一個裝置管理著自己的角色和行為,這就帶來了‘去中心化、自主運作的物件的聯網’——因此走向了數字世界的民主化。裝置可以自主地執行數字合約,如透過搜尋自己的軟體更新、驗證節點的可信性、支付和交換資源及服務,從而與各個裝置建立協議、支付和貿易關係。這讓它們能夠以自我維護的、自我服務的裝置形式執行。”14
因此,區塊鏈的使用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因為網路上的每一個裝置或節點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微型商業主體執行(如低成本地分享電能或計算能力)。
“其他的例子有音樂服務或無人汽車”,智慧錢包公司創始人迪諾·馬克·安格里蒂斯說道,“我需要對每一秒的播放音樂或乘車的需求進行付費——從我的賬戶餘額中扣去一分錢的幾分之一。我不需要預先付很多錢,而且只需要為我使用的服務付費。供應商不必擔心我不付款。你在傳統的支付網路裡無法實現這些事情,因為從你的信用卡上扣取一分錢的幾分之一的手續費太高了”。15
多餘的臥室、閒置的公寓或會議房間可以自己出租自己。專利技術可以自己為自己申請證書。我們的電子郵件可以對所收到的每一封垃圾郵件的傳送者進行收費。你應該明白這個想法了。透過機器學習、感測器和機器人,自動運作的代理人可以管理以下的事物:我們的家居和辦公樓、互動式銷售和市場營銷、公交車站的棚子、車流量及道路使用情況、廢物收集和處理(垃圾桶與垃圾車交流)、能源系統、供水系統、內嵌或穿戴的醫療保健裝置、庫存、工廠與供應鏈。
WISeKey的執行長卡洛斯·莫雷拉認為產業區塊鏈裡有著巨大的機會。16WISeKey是一個位於瑞士的公司,研究領域包括身份管理、網路安全和行動通訊,為手錶和其他穿戴裝置提供安全的交易處理能力,現在正向生產商和晶片製造商提供其信任模型,這種模型能為大量的物聯網裝置提供驗證功能,並讓它們透過網際網路或其他網路進行通訊。“我們現在正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那裡信任是在物體的層面授權的。一個不被信任的物體將會自動被其他物體拒絕,而無須事先詢問一箇中心化的權力機構”,卡洛斯·莫雷拉說道,“這是未來幾年可能會給流程處理帶來深遠影響的重大正規化轉型”。17
在這個新興的世界,使用者使用安全的身份驗證和校驗(還可能有公鑰/私鑰)與其他智慧合約連線起來,然後與其他裝置定義事務處理規則(如隱私性)而不是執行某個中心化節點或中介機構設定的規則。生產商可以將維護、所有權、訪問權和責任轉移給由自我維護的裝置組成的社群,讓物聯網可以在將來得以發展,並節省基礎設施成本,並精確到在每一個裝置老化的時候替換它。
因此,區塊鏈可以解決一個可持續的物聯網面臨的6大障礙。概括地說,萬物賬本有9個很好的網路特性:
可恢復性——自我糾錯;沒有單點失敗的風險
處理能力強——可以處理數十億的資料點和交易
實時性——全天候運作,資料實時流動
響應性——能夠對變化的狀況做出迴應
極度的開放性——持續地根據新的輸入而進化和改變
可再生——可以是多重用途的、重複利用及回收過的
簡化性——成本和摩擦最小化,處理效率最大化
產生收入——創造新型的商業模式和機會
可靠性——確保資料完整性,參與者的可信性
我們為什麼相信由區塊鏈驅動的物聯網有這樣的巨大潛力呢?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夠讓物理世界充滿“生機”。一旦我們在區塊鏈上為這些物體賦予“生命”,它們可以感知、響應、通訊、和執行操作。根據智慧合約的規則,資產可以搜尋、尋找、使用和補償其他的資產,從而讓一個有著高度顛覆潛力的新市場成為可能,這就像之前網際網路為人們和各種數字內容所提供的驅動作用一樣。
對管理者、企業家和民間領袖來說有一個問題:你該如何利用這些新機會去執行改變和實現增長?你的組織將會如何響應對你現有運作模式來說不可避免的顛覆?你將如何與初創企業和協作組織的創新性新模式競爭?
在我們的生活中,更高的效率、改進的服務、降低的成本、提高了安全性和更好的結果充滿著不少的實現機會,而我們可以透過將區塊鏈的邏輯應用到物聯網上的方式改善上述目標。我們開始了數字化革命的下一個主要階段。英特爾公司的米歇爾·延斯利解釋了她的公司正深入調查區塊鏈革命的原因:“當個人電腦變得無處不在時,生產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們將那些個人電腦連線到一個伺服器、資料中心或雲伺服器,讓小型的初創企業可以方便地獲取計算機資源,現在我們再次看到了飛速的創新和新型的商業模式”。18英特爾希望加速對各種模式的優劣及其中所存在的機會的理解過程。“我們可以預期這個技術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創新功能,能為各種新公司、新參與者提供驅動力。作為產業裡的領導者之一,我們不能在這場對話中缺席”,她說道。19你可以想象一下將這些潛能應用到各種型別的商業上——其中的很多還未被網際網路革命影響過。
12個顛覆的領域:物理世界的活化
讓物理世界活動起來,這會產生什麼可能性?與匹諾曹(《木偶奇遇記》主人公)不一樣的是,我們並沒有一個藍衣仙女。(而且,與匹諾曹不一樣的是,區塊鏈不會撒謊。)不過,今天,現在我們有分散式賬本技術,它將不僅會讓通用電氣的“帶來美好生活”的口號成真,而且匹諾曹也無法對賬本撒謊了。
我們還處於想象萬物賬本(嵌入到物聯網中)各種可能性的早期階段。直至今天,流行媒體關注的焦點還是消費類裝置,不過萬物賬本在每一個領域都有潛在的應用。對潛在應用的分類和分組有著很多的方法,因為各種跨界的應用可以被歸納到超過一種類別裡。例如,麥肯錫公司在它對物聯網的分類裡使用了集合的概念。20我們已經界定出萬物賬本中所存在的機會,並劃分為12個主要的功能領域。這裡面的特定的好處以及商業案例對每一個應用來說都是具體的。下面的類別分類描繪了其潛力及對現有的市場、參與者和商業模式可能帶來的顯著影響。
運輸
在未來,你將可以召喚一臺無人駕駛汽車並將你安全地送達目的地。它自己會選擇最快的路徑,避開施工地段,處理道路收費站相關事項並自己泊車。在交通堵塞的時候,你的車輛會計算出道路的通行率,這樣你可以及時地到達目的地,而貨運的管理者將會在所有的貨物上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裝置,以快速透過海關或其它所需的檢查專案。這樣,不會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清道車生產商Allianz可以將其市政裝置裝上迷你攝像頭或感測器技術,以鑑別那些在紐約將車輛停泊在停車區的另一邊並幾天沒有開走(如果它們無法自己開走)的情況,然後將感測器資料傳送給交通警察,這就省下了書寫實物的違規停車罰單的過程。或者,清道車自己可以在經過車輛的時候以比特幣的形式直接從違規車輛中進行罰款,因為紐約州的運輸部門到時候可以要求所有的車輛在紐約的5個區域進行註冊,並保持一個與他們的車牌相對應的比特幣錢包地址。在另一方面,無人駕駛汽車則可以感應到正在駛來的清道車並輕鬆地開走,以讓清道車經過。
基礎設施管理
很多專業人士會使用智慧裝置去監控人行道、鐵路、電線杆和電線、管道、港口和其他公共和私營的基礎設施的地點、完整性、年限及其他相關的因素,以快速、低成本和高效低監測狀況、發現問題(如損壞或被破壞)並做出響應。這就是像Filament這樣的公司的業務領域,它們利用可負擔的科技去改造現有的基礎設施,為其帶來新的生命週期,而無須替換基礎設施所需的鉅額資金。Filament的埃裡克·詹寧斯預計“超過90%的基礎設施當前並沒有被連線起來,若要將這些現有的設施都拆除並替換成全新的無線互聯資產,顯然是不現實的”。21
能源、垃圾和供水管理
已經裝滿了垃圾的垃圾桶說:“請派一輛車來運走我的垃圾。”滲漏的水管說:“把我修復吧。”圍繞物聯網展開的想像力帶來的靈感,應該能啟發產生許多新的兒童書籍。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傳統的公共事業公司可以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以實現追蹤生產、分配、消費和收集。就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那些沒有投入大量基礎設施的新競爭者正計劃用這些技術建立全新的市場和模式(如社群微電網)。
資源開採和農業
區塊鏈也可以用於牛的溯源管理上,讓農民可以追蹤它的食物、給藥記錄及完整的健康歷史。這個技術也可以幫助追蹤昂貴的、高度定製化的裝置,並讓它在更廣泛的地方能夠及時地滿足需要,並收回成本;也可以透過對標記安全裝置的標記和自動化的檢查清單(以確保裝置被合適地使用)提高礦工和工人的安全度;透過對天氣、土壤和農作物狀況的監測進行灌溉、自動化收割或其他操作;基於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模式和結果,對“無限資料”進行分析從而發現新的資源或為農業生產的運作提出合適的建議。安裝在土壤或樹上的感測器可以幫助環境保護機構監測農民及其對土地的使用狀況。
環境保護監測和應急服務
還記得之前提到過的自主運作的代理人BOB嗎?BOB將會生活在一個充斥著氣象探頭的世界,並透過對重要的氣象資料的收集和銷售實現營利。這裡的例子包括對空氣質量和水質的監測併發出警報從而減少汙染物水平或讓人們留在室內;為應急人員檢測危險的化學品或輻射源;監測雷擊事件和山林火災;安裝地震和海嘯的早期預警和警報系統;除了能夠改善應急服務的響應時間和降低這些事件給人類所帶來的風險,我們可以使用這些縱向資料提高我們對基礎的趨勢和模式的理解水平,在某些案例中發現預防性的措施,並提高我們的預測能力從而實現更早期的警報。
衛生保健服務
在衛生保健服務領域,專家們用數字化的技術去管理資產、醫療記錄、庫存,併為所有的裝置和藥物處理訂單和支付的相關需求。今天,醫院裡面有不少可以審查這些服務的智慧裝置,不過很多的裝置會與彼此之間進行通訊,也沒有考慮到在病人護理的過程中所涉及的隱私保護的重要性。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可以使用新出現的技術將這些服務連線到一起。正在開發的應用程式包括監護和疾病管理(如智慧藥物,跟蹤生物體徵和提供反饋的可穿戴裝置)以及用於提供質量控制的水平。想象一下,一個人工髖關節或膝蓋可以對自身的工作狀況進行監測,並將工作狀況的資料匿名地傳輸到生產廠商那裡,以用於日後的改善,還可以與病人的醫生溝通,如“是時候把我換掉了。”技術員們在無法採取必要措施確保裝置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的情況下,就不能使用專用的裝置了。新型的智慧藥物將可以在臨床測試的時候對自己進行跟蹤,併為自己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提供相關的證據,而且無須擔心有人篡改這些結果。
金融服務和保險
金融機構可以使用智慧裝置和物聯網去追蹤他們對實物資產的所有權並實現它們的追蹤和溯源。數字貨幣讓大小客戶能夠更快、更安全地對價值進行儲存和傳輸,也能實現風險評估和管理。進一步思考,如果弱勢群體實現他們有限的資產的追蹤和分享(就如之前提到過的微電網的例子),那麼他們是否就能賺到少量的現金、電力或其他“積分”?物品的主人將可以對貴重的物品、古董、首飾、博物館展品及任何曾由蘇士比拍賣行處理過或由勞合社(Lloyds)承保的物件進行標記。保險公司可以根據物件的位置和所處的環境調整保險費用——如果是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裡的受控環境,則可以降低保險費用;如果是要運輸到希臘,那麼保險費用就會增加。這個物件將能夠告知其他人它是否曾經在一個保險箱裡或曾經在某個名人的脖子上。如果這個物件曾經戴在蓮莎·露夏恩(好萊塢小天后)的脖子上而非安妮·哈撒韋(美國女影星)的,則它的保險費率將會有所提高。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有更低的保險費率,而它自己也能在事故現場根據感測器資料直接處理保險索賠事宜。
文件和其它記錄的儲存
就如我們解釋過那樣,實物資產可以轉換為數字資產。所有與某個特定檔案相關的文件可以被數字化並登載到區塊鏈上,這包括專利、所有權、質保條款、檢驗證書、起源、更換日期、審批等,能夠極大地提高資料的可得性和完整性,從而降低所有文書工作、儲存和損耗的負擔,並改善與該文件工作相關的流程。例如,一個汽車若在最近不能透過一場安全性檢查、責任險已經過期、所有者沒有交付違章停車罰單或交通違章相關的罰款,或是司機的駕駛證已經被暫停使用了,那麼這輛車就無法啟動了。貨架上的物件會在過期後通知店鋪經理。店鋪經理們甚至可以對這些物件進行程式設計,讓它們在接近有效期時自動降價促銷。
建築與房產
據估計,在美國的120億平方英尺的商業地產當中,有65%是閒置的。22數字化的探頭可以透過對實時發現、可用性和支付的支援為這些地產資源建立一個市場。商家們正在進入這個領域,並開發新型的服務模式以在下班時間出租這些空間。在晚上,你的會議室可以變成為街區的少年服務的教室或為本地某個初創企業的辦公室。其他應用將會包括安保和訪問控制、燈光、加熱系統、製冷系統及廢棄物和水資源管理。綠色建築物將會在萬物賬本中執行。想象一下,電梯的使用率和建築物通行人流量這些資料將對建築師為公共和私人空間的設計方案有著什麼樣的參考意義?閒置的住宅空間可以透過萬物賬本將自己登記到市場中並進行商議,以幫助遊客、學生、收容所的管理者及其他人尋找到能夠滿足需求的空間。這些構思可以應用到所有型別的住宅、賓館、辦公室、工廠、零售/批發及機構的地產。
工廠管理——物件構成的工廠
全球工廠需要一個全球的萬物賬本,即工業區塊鏈。工廠管理者將會使用智慧裝置監測生產線、倉庫庫存、配送、質量和其他需要監察的事項。整個產業可能會採用這個賬本的手段極大地提高供應鏈管理這類流程的效率。像飛機和鐵路機車這樣的大型、複雜的機械裝置是由幾百萬個零部件組成的。飛機引擎或動車的每一個零部件都可以安裝上感測器,用於在需要故障修復時傳送警報。想象一下,一輛火車在開往巴爾的摩至長灘的途中可以在到達長灘的三天前就通知當地的維修人員,讓他們準備好一個重要的新零部件。感測器甚至可以釋出一個招標啟示,並接受為該零部件提出的價格最低、交貨期最短的提議,其效率與成本相對於通用電氣、Norfolk Southern及其他大型公司的運作有著極大的優勢。還有一個更明顯的趨勢,就是從汽車到燈泡再到創可貼的生產商都在探討如何能夠將智慧晶片植入它們的產品或其中的零部件裡,並監測、手機和分析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資料。透過這些資料,它們可以提供自動升級、預測客戶需求和提供新的服務,實際上是在從產品提供商轉化為持續的、基於軟體模式的服務商。
家居管理
感到寂寞嗎?你是可以跟你的房子說話的。你自己的房子和各種產品、服務正在進入一個讓家居能夠實現自動化、遠端監測的市場。這些服務比保姆攝像頭實現的功能更多,包括了訪問控制、溫度調節、燈光控制,最終可能是控制你家裡所有的物件。雖然“智慧家居”的普及速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慢的,但如蘋果、三星和Google這樣的公司正在尋求簡化其安裝和運作的方法。BCC研究公司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的家居自動化市場預計會從2014年的69億美元市值到達2019年的103億美元市值,這個增長過程將會是穩定的、長期的。”23
零售商和銷售
當你在逛街的時候,你的移動裝置會告訴你,“你喜歡的衣服在GAP這家店裡有貨了”。你進入這家店後,適合你的尺寸的這件衣服已經在等待你了。在你試穿這件衣服後,你掃描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了。不過你還有其他事情等著去做,所以這件衣服會被在你回家前自動送到你家中。除了運作效率和環境監控外,在顧客走路或開車經過商店的時候,零售商可以根據他們的地點、人群分類、已知的興趣和購買歷史自動地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前提是這些顧客在區塊鏈上將自己的身份“黑盒子”的特定資訊的訪問權開放給這些零售商。
經濟上的收益
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引用了一些關於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物聯網在多個層面(個人、組織、產業、社會)所能提供的潛在收益。透過點對點網路(而不是人或中心化的中介應用程式)對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及自動化改造,能夠帶來很多好處,其中的一些如下:
·速度(端對端自動化)
·降低成本(把將近乎無限的資料傳送到大型的中心化處理設施時引發的成本;能夠去除高成本的中介機構)
·增加收入、效率和/或生產力(重新使用過剩的資源)
·提高效率(內建檢查清單和其他協議以降低人為錯誤所帶來的影響)
·提高安全性和正直性(隨著信任機制直接被設計為網路架構的一部分,人和人之間的信任並不是必需的)。
·降低系統失效的風險(消除瓶頸,內建能夠抵禦風險的特性)。
·降低能源消耗(網路所需的能源能夠被其所提高的效率和降低的損耗、動態定價和反饋機制所抵消)。
·提高隱私保護水平(中介無法跳過或忽略在區塊鏈中設定的規則)。
·提高對基礎模式和流程及機會的認識,並透過對“無限的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改善這些事項。
·加強對不同事件的預測能力,不管是負面的(極端天氣、地震、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還是正面的(種植農作物的最佳時間,採購模式等)。
分散式的開放模式意味著物聯網可以在公司退出或生產商破產時還能繼續由自己執行下去。當系統的設計將互操作性考慮進去後,將可以連線到不同的物聯網中,這樣能釋放出更高的價值。24
這些好處依賴於分散式(去中心化)網路和移除中心(如命令和控制)或其他中介(如清算所或管理應用程式)。當這些新的中介出現後,其他機構將會感到有“繞過”或移除它們的壓力。埃裡克·詹寧斯認為,“人們會盡可能消除讓自己感到不適的事情,這樣會導致孤島效應、集中化和中心化。這些人的短期收益對每一個人都是長期的損失”。他說道,“物聯網應該是完全地去中心化的,裡面的裝置可以自主地運作,直接發現彼此並建立安全的通訊,最終可以在機器與機器之間直接向對方支付價值”。25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了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所能夠帶來的五項主要的“顛覆性方向”及其讓我們更好地利用實物資產的潛力。26IBM對物聯網顯然是有商業上的興趣的,而它對其商業價值的關注也是很有幫助的。
首先,這個研究院注意到這種新的網路會讓使用者快速地對可用的實物資產(如閒置的儲存空間或計算機效能)進行搜尋、訪問和支付等操作。資產的供應和需求進行彼此的匹配。因為我們可以線上評估風險及信用並及時取回結果,這樣我們可以對信用和風險進行重新定價,從而降低這方面的成本因素。系統和裝置的自動運作能夠改善運作效率。最後,公司可以實時地透過數字化整合價值的鏈進行眾包、協作及與商業夥伴之間實現最佳化和協調。
簡而言之,你有機會創造一個在概念上更簡單、更高效的市場。你可以訪問之前無法訪問的資產,進行實時定價,並且降低風險。當基礎設施就緒後,准入門檻就降低了(如只開發一個應用程式),而且持續的耗費相對來說會更低(如不會再有第三方服務費了)。它極大地降低了傳輸資金所需的成本,降低了擁有銀行賬戶、獲得信用及進行投資的准入門檻。它甚至可以支援微付款的渠道,將按照分鐘收費的服務在每一分鐘進行付費。
萬物賬本讓“分散式資本主義”成為可能,而不只是現在的重新分配式的資本主義。這還仍然不是為所有人帶來的自由,但我們可以根據我們作為個人、公司和社會的價值觀去塑造這些市場並將這些價值觀編碼到區塊鏈中,如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機制、首先使用來自我們鄰居的資源、遵守價格上的承諾並保護隱私等價值觀。簡而言之,隨著我們分享的越多,在物聯網之上的萬物賬本就推動了物質世界,使得物質世界更人性化。就如IBM所說的,“在宏觀經濟的層面,我們都是物聯網所創造的未來的贏家,雖然不同的產業將會感受到不同的混合效應”。27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指出物聯網的經濟價值一直被低估了;在2025年所有的物聯網應用的經濟價值(包括消費者盈餘)可以達到11.1萬億規模。28這能夠在我們當前的全球GDP(當前是超過100萬億)之上增加10%的規模。這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數字經濟》中創造了一個名為“網路化智慧”的術語,指的是網路的智慧程度要超出網路中最聰明的節點。就如我們解釋過的那樣,第一代的網際網路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透過很多創新性的商業模式,我們有了更快的供應鏈、市場營銷的新方式及大規模的點對點協作(如Linux和Wikipedia)。區塊鏈技術將會加速這個過程。物聯網正在穩步向前,而這些潮流將會加速。
未來: 從Uber到Suber
在這章裡面我們已經涵蓋了很多基礎的內容。現在我們可以將創新的路線放到一個場景中。
考慮一下像Uber和Lyft這樣的服務聚合者。Uber是一個基於手機應用程式(APP)的車輛分享網路,那些願意搭載其他人的司機將能收取到一定費用。若要使用Uber,你需要下載Uber的應用程式,建立一個賬號,並將你的信用卡資訊提供給Uber。當你使用這個應用程式發出打車的請求時,它會讓你選擇需要的車輛型別並在地圖上標記你的位置。這個應用程式會向顧客隨時通知可用的車輛資源及潛在司機的位置。在車程結束後,Uber會自動從你信用卡中扣款。如果你不想支付預設的小費數額,你需要在Uber網站的賬單設定中進行更改。29Uber應用程式背後的開發和運營工作是由Uber有限公司負責的,它會從每一段車程所支付的費用中收取一定的分成。
這聽上去是不錯的,特別是在出租車資源較為短缺的城市裡。不過Uber的服務包含著一系列的問題和危險訊號。它已經出現過司機賬戶被入侵的例子了,另外車程會出現突然的高價,而乘客甚至曾經面對過司機魯莽駕駛及被其性騷擾或襲擊的事情。30另外,Uber也在追蹤使用者的每一項操作,並將部分資訊釋放給交通部門以進行交通狀況的研究。除了這些以外,司機們創造了相當多的價值,但他們只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
現在,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在區塊鏈上的一個分散式應用程式上,Uber這樣的模式會帶來什麼樣的使用者體驗呢?邁克·赫恩是Google的前僱員,他從Google辭職並全職進行比特幣的開發,並在2013年的圖靈節上釋出了一個基於比特幣技術的另類實現方案。31邁克·赫恩將這個網路稱為“TradeNet”(交易網),並描述了在比特幣的幫助下這個系統是如何讓人們可以開始依賴無人駕駛汽車的。
它的工作方式如下。大部分人並不擁有汽車,但會與其他人共享汽車。在芝加哥,梅利莎透過SUber(可以看成是基於區塊鏈的超級Uber)。這些可以租用的車輛開始自動地張貼廣告,梅利莎的節點對其進行評分並根據她所選擇的條件將結果展示給他。梅利莎還將她願意為最快的路徑支付的費用考慮進去了(如更高價的收費車道)。
同時,約翰是一個SUber車輛的持有者(這與大多數使用者不一樣),它的無人駕駛汽車正在將他送達工作單位,它識別出各種泊車的選項(公共和私有的空間),選擇好一個停車位置後就透過自主運作的泊車市場將這個位置保留下來並進行支付。因為約翰預先定義的引數總是包括離目的地步行距離10分鐘的最低價位置,他通常會遵循他的車輛的第一個決定。底層的泊車資料庫同時也包含了與特定泊車規則相關的資訊,如特定的街道、特定的日期、每天中的不同時間、泊車位置是有遮蓋的還是露天的,以及位置的所有者是否設定了一個最低價等。這些都執行在一個分散式的點對點平臺上,將多個應用程式連線起來,因此其中沒有中心化的公司在充當訂單的中介或參與手續費的分享。這不會存在波動極大的定價機制及意外的費用。
這個模式的顯著之處並非無人駕駛汽車本身,因為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是很平凡的東西了,可能比想象中所需的普及時間還更短。其顯著之處在於,這些車輛將會是完全地自主運作的代理人,可以賺取自己的經費,為自己的燃料和維修任務付款,獲得自己的汽車保險,在出現碰撞時自己商量責任的劃分,並在沒有人類控制的情況下運作(“開車”)——除了在它們需要與某些組織或人在法庭上處理法律問題時。
SUber的管理員應該將車輛的協議程式設計到區塊鏈上,以遵守所有的交通規則、選擇最直接、最快或最廉價的路徑,並遵守其關於所接受價格的承諾,這些都是運作所需的條件。司機們在首次往SUber系統上登記資訊時,可以要求車輛註冊必要的文件,這包括安全檢查和保險相關的文件,而系統將會永久性地保留這些記錄,以確保所需的複驗、保險和執照更新等事項能夠順利進行。感測器可以監測車輛總體的“健康狀況”,在合適的維修店預約時間,並預先訂購任何必需的零件。由於車輛是無人駕駛的,因此乘客並不會碰到諷刺、態度傾向、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或其它形式的人類特有的歧視或墮落的問題。這些都是在後臺進行的,在物件之間進行的,是由一個自主運作的應用程式所驅動的。司機們這樣就能建立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合作社(就如前面章節討論過的那樣),他們在這個模式中能夠獲得幾乎是所創造財富的全部份額。至於像梅利莎和約翰這樣的使用者,只會得到便利,而沒有各種麻煩事。這還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雖然網際網路降低了搜尋和協調的成本,但區塊鏈上的數字貨幣(如比特幣)才將讓我們能夠降低商議、簽訂合約、管理和執行這些合約的成本。我們將可以透過商議獲得最佳的條約並從任何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實體(包括一輛無人駕駛的計程車)獲得所承諾的貨物或服務。Uber這類的業務將怎麼與之競爭呢?
不過這個場景並不是到這裡就結束了。植入到城市基礎設施的智慧裝置將會改善交通執行狀況(基於交通流考慮不同的車道方向、不同的定價和自動化的交通訊號管理),從而進一步地降低能源的耗費和各種成本。區塊鏈可以實現車輛(不管是有人駕駛還是無人駕駛的)及基礎設施的安全控制,如接近警報和自動剎車,以及防盜和禁止無資格的或酒醉的司機開車。還有,城市將會使用感測器去輔助交通基礎設施的管理,這包括基礎設施和車隊的資產管理、監控鐵道和人行道的狀況、生成維修計劃和預算並在需要的時候派遣維修隊。
這些系統的結合是真正強大的地方,如智慧汽車在智慧的基礎設施裡運作。共享的車輛依然會有對人類司機的需求,但自主運作的車輛將會透過內建的導航和安全系統在城市的街道上通行,並會經常與智慧的基礎設施互動,從而尋找和支付加速車道或停車位,或尋找一條首選的路徑。這就如上面的商業地產的例子那樣,資源經常處於閒置狀態,得不到充分利用,而無人駕駛汽車的可得性、可負擔性及可靠性將會極大地降低私家車的保有量。
技術公司或汽車公司並不會是搭建這套系統的主導者。這些系統在理論上可以被單一的城市運輸管理當局開發、控制、運作和管理,但事實上不太可能用這個方案。SUber將更可能作為一個開放、共享的交通平臺的形式實現其進化和創新,而這個平臺之上本地企業、社群組織、政府、營利組織(若透過無人駕駛的車隊所賺取的收入)、共享的合作社(如一個鄰里組織投資了10臺車輛,並使用SUber的應用程式進行保留了分享)、公共服務(如在一條需求較高的路徑上維護和運營一輛火車或快車)或社會性企業(如非營利組織可以投資SUber的積分,這樣它們的客戶就可以在需要交通工具的時候使用這些積分了)都可以開發和引入各種應用程式。
這些事情可能會先在具有以下特徵的轄區出現:已經有各種獨立的交通方式的(如鐵路、公路、腳踏車、步行)轄區,有著明顯交通問題的轄區(如交通堵塞),以及有著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傳統的人群所居住的轄區。這或許它可能會在“greenfield”的城市開發中,與技術公司和汽車公司合作以尋找它們應用專案的試驗檯。如果其他的道路使用者不能被隔離開來(在不同的交通通道上)、不能被預測(如路上的動物)或不能被控制(如分心的行人),那麼涉及無人駕駛汽車的場景可能就會沒那麼成功(甚至是很危險的)。
Suber的場景是越來越可行了。這樣的應用程式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出現並在長期逐步地解決我們的交通需求。今天,本地的計程車和豪華轎車組織已經在多個城市對抗Uber,而各個城市政府正在努力地平衡顧客對可負擔出行選項的要求與公共安全和計程車執照管理的衝突,即使Uber這樣的新模式看上去已經是無可避免了。為什麼不關注一下交通部門的發展方向如何並設計最能滿足城市需要的解決方案呢?這就如在我們假設的SUber場景中芝加哥所做的事情一樣。
用智慧物件的世界改變你的未來
在這一章中,我們看到了在幾乎是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存在的難以置信的機會,這包括(或許特別是)在未被數字化革命的第一波影響過的領域。同時,這些機會給現有的商業及營商方式帶來了挑戰。
關鍵問題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為什麼應該同時做等號兩邊的事情——實現新機會的同時將所帶來的威脅降到最低。無論你是在公共、私營或社會部門的管理者,你有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實物資產可以用於實現更多的價值嗎?你意識到為物聯網開發產品和技術所帶來的最大效率與機會嗎?進入這個經濟體的新競爭者會透過發明新的“基於app的商業模式”搶走你的客戶並降低你的收入嗎,而這些商業模式本來就應該先由你去部署的?
新價值
你的實物資產是什麼?你如何能夠將其增強併為你的組織或社群帶來更多的價值?你建立了一個自主運作的網路並對其設定了運作引數,若你有一些現實世界的空間、機器、庫存或其它資產可以進行標記、監視並賦予活力,你可以將這些資產作為這個網路的一部分以降低成本或增加價值嗎?你能嵌入、升級感測器並對其進行程式設計,從而將其作為大型網路的一部分而實現更多的功能和價值嗎?你能從物聯網中收集到新的資訊並改善你對未來的計劃和分析嗎?
新商業模式
基於你能夠透過網路收集的這些新功能和資料,有什麼新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在其之上實現?若你的資訊和資產對他人是有價值的,那麼你能透過它獲取收入嗎(如出租閒置的高價值裝置)?商家對資訊的價值進行關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還記得Sabre和美國航空公司嗎?),但在目前有一些資訊的價值還是被忽略了。
機會
你能將你的網路與其他的連線在一起從而實現更高的價值嗎?或許是作為一個點對點供應鏈或配送和銷售渠道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產業,會有什麼可以共享的流程和功能可以透過區塊鏈進行自動化改造嗎?你有在使用建立在開放標準並透過國際協作進行審查的技術來實現這種互操作性嗎?
威脅
你當前正在為一個市場提供服務,而新來的競爭者會在這個市場內使用他們的基於物聯網的新商業模式去進攻哪方面的業務?例如,如果汽車、個人消費品或定製裝置的一次性銷售模式不再流行,進化成依賴於你與該裝置的持續連線之上的新服務模式,對你和你的客戶來說這會產生持續的價值嗎?你能用你現有的技能、資源、基礎設施和顧客忠誠度去設計新的基於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從而作為一個新的顛覆者加入市場嗎?
商業案例
這些機會的耗費和好處是什麼?對你的機構來說它能在哪個地方發揮真正的價值?你是在解決一個實際的商業問題或需求還是隻是尋求最新的技術?可以與一個牽頭的客戶共同開發一個概念驗證產品嗎?
戰略規劃
根據麥肯錫諮詢所說的,“管理層將要處理三種挑戰:組織失調、技術互操作性、分析障礙及更高的網路安全風險”32。我們會在這個列表中加入第四個主要挑戰,即內建一個隱私與激勵機制計劃,包括一開始就引入適當的保護機制。IT和商業運作應該如何適應物聯網?你應該將機構的哪個部分及哪些商業領袖考慮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