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號帶著三個可供宇航員輕鬆進行艙外作業的小宇宙艙離開了地球。其中一個在導致弗蘭克·普爾死亡的意外事故中丟失——如果那是場意外的話。另一個載著大衛·鮑曼走完與“大哥”相會的最後一段航程,並與他分享了註定的命運。第三個則還在飛船的“車庫”——分離組艙中。
這個宇宙艙少了一樣重要元件——艙口蓋。當時,哈爾拒絕開啟分離組艙的大門,鮑曼指令長只得冒險穿過真空,從緊急過渡艙鑽進飛船,將艙蓋炸開。忙著其他更重要事情的鮑曼還沒來得及對它實施遙控,它就被一陣空氣衝擊波炸出了幾百公里。毫不奇怪,他從來沒為需要更換丟失的艙口蓋煩惱過。
現在三號宇宙艙(馬克斯未作任何解釋,就為它漆上了一個名字“尼娜”)正為另一次艙外作業進行準備。它還是缺少艙口蓋,但這已並不重要,不會有任何人坐在那裡面。
鮑曼的盡忠職守給他們帶來意料不到的好運,如果不加以利用就太笨了。用“尼娜”作為自動探測器,就能不冒人員傷亡的風險在近距離內對“大哥”進行觀察。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沒人能排除存在吞噬飛船的反衝力的可能性。畢竟,以浩瀚宇宙的尺度衡量,五十公里的距離還不及一根頭髮絲的寬度。
由於多年疏於維護,“尼娜”看起來相當破舊。一直懸浮在失重狀態中的塵埃覆蓋了外表,曾一度潔白無瑕的外殼已變成橡皮筏般的灰色。當它慢慢加速離開飛船時,外面的操縱工具被巧妙地收攏了起來,瞪視著天空的卵形觀察孔恰似一顆巨大的死魚眼。“尼娜”看起來的確不象是人類派遣的一位出色使節,但那正是一個顯著的優點。一名卑微的特使容易令人接受,它那小巧的尺寸和緩慢的速度都強調了它的使命富於和平色彩。有人建議它敞開雙臂迎向“大哥”,但這個想法很快被否決了,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他們如果看到“尼娜”伸出機械腳爪朝他們飛來,便會立即抱頭逃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