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部 14 貧窮的母親養育了太多的孩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阜陽阜陽,應該有阜。字典上說,“阜”是高大的丘陵。來到阜陽,舉目只見河水麥田。

我問“阜”在哪裡。國文老師李仲廉先生說,“阜”在百里之外,阜之陽確曾有過城市,那裡的人民捨棄了高地,遷來低窪的水邊,把家家戶戶的地基墊高。既來水邊,難免淹水,所以阜陽人說這塊地方“大雨大災,小雨小災”,可是“無雨旱災”。阜陽人愛談泥鰍上街、青蛙入戶的經驗,用麻布作成網兜,在自家門口撈蝦的樂趣,還有,鐘鼓樓多次被水沖壞,還有,著名的安徽第四臨時中學四周築堤,堤外大水汪洋,堤內絃歌不輟。

城市的形成,往往是商人一馬當先。水運可以促進貿易,殺頭的生意有人做,怕什麼淹水。商人站穩了,自有謀生的人來依附,愛拼不會窮,水裡火裡,再接再厲。有了錢,蓋樓,囤糧,備舟,沒有錢的人學游泳,水來了有命,水退了求財。

阜陽遷到水邊來,恐怕也有軍事上的考慮罷?《阜陽市志》記載,阜陽附近有十五條河,比較著名的是潁河、泉河、渦河、茨河、洪河……在阜陽西北,一條河是一道防線,一道天然工事。在阜陽東南,河渠縱橫形成了江南風味的沼澤地帶,易守難攻。抗戰發生,日軍沿隴海路西進,沿津浦路南下,對隴海以南津浦以西的這塊肘腋之地卻只能虎視眈眈。阜陽也就像“楔子”一樣插進,成了前方的後方、後方的前方。阜陽以它的赫赫巨掌,把軍隊、情報員、行政官吏源源送入日本人佔領的淪陷區,把難民、物資、青年學生接回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