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力的企業做網站,沒實力的企業開網店”,一時之間,電商市場上迎來了各行各業的跨界試水。
電商是一塊“淘金”寶地,但隨著大量企業的奮力湧入,似乎顯得有些搖搖欲墜了,畢竟蛋糕再大,搶食的人多了也會造成食物匱乏。不過,王衛似乎從不擔心,即便第一次涉水電商的“順豐E商圈”不溫不火,可絲毫不影響第二次觸電——“尊禮會”。低調的順豐,在這場“二戰”中很有勢在必得的架勢,這似乎源自本身對其精準的定位充滿信心。只是,電商註定是一個不太平的舞臺,有人歡喜有人憂愁,不知順豐此行是否“順風”?
順豐在這場“二戰”中算得上是有一定實力的商家了,無論是“E商圈”還是“尊禮會”,也無論是銷售有機蔬菜等食品,還是經營工藝擺件、保健品、茶菸酒、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高階禮品,順豐都將自己定位成“電商網站”,而非小打小鬧的“開網店”。
所謂的電商網站,實際上就是企業或個人透過網際網路搭建起來的一個大平臺,在此平臺之上依託電商的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的資訊流通,這更像是一個互動視窗,以從事電子商務經營的有效途徑和手段為主。電商網站分類眾多,包括基本型、宣傳型、客戶型、綜合型;行業型、企業型、政府型、組織型;流通型、生產型;垂直型、水平型、專門型、公司型;按照業務範疇和運作方式,還分為非交易型、半交易型和全交易型電商網站。電商網站是進行電商活動最基本的途徑,更是電商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網際網路上的入口網站,是與市場進行資訊交換和與外界進行資源交換整合的大平臺。
電商網站的型別多種多樣,而不同的電商網站所服務的客戶群體也不盡相同,所以電商經營模式也存在差異。我們所熟知的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B2B、B2C、C2C等。
除了這三種我們較為熟知的電商模式之外,還有C2B、M2C、I2C等電商模式。
眾電商網站多采取垂直細分的推廣方式,可將自身的服務內容深加工、細雕琢,豐富多彩地呈現給消費者,給消費者提供一個相對自由的隨心所欲的購買環境。
與建立電商網站並存的另一種涉電途徑為開網店。網店,是藉助第三方平臺提供給消費者一個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瀏覽商品的線上商店,並可以透過線上支付進行交易的全流程網上商店。與線下實體商店相比較,網店既方便快捷,又避免了選址、裝修、耗材等必要又傷神的過程。只要買賣雙方達成一致,便可以支付完成交易,最後再透過物流將商品配送到消費者手裡。
故而,很多初步試水電商的企業會先選擇開網店,在積累一定的客戶和運營經驗後再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這是一般小企業都會採取的一種戰略步驟。順豐雖然也是嘗試著做電商,但它畢竟是國內民營快遞的“頭號選手”,連PE和VC的招募都不放在眼裡的順豐,自然也是不差錢的。
從第一次“觸電”的順豐E商圈,到隨後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順豐寶,再到跨界零售業開啟了順豐便利店,最後是現在的二次“觸電”推出尊禮會,足以看出,順豐“不差錢”的背後隱含著其垂涎已久的“電商夢”。
王衛與馬雲、劉強東的出發點不同,雖說他們都經營著自己的電商和物流,也順帶著一些零售業務,但阿里巴巴和京東是電商起家,之後為了給自己多留一條後路,選擇了圈地建倉儲做物流配送,而順豐本就是快遞大佬,從大物流到跨界電商,雖一直堅守為物流增效的信念,可王衛的電商之路走得並不順利。尊禮會是順豐於逆境中深思熟慮後的又一產物,那麼它的出現,又映射出了一些什麼現象呢?
之所以說“尊禮會”定位精準,還要“歸功於”其獨有的特性。
電商領域有做禮品的,有專攻奢侈品的,但還真沒發現有誰對高檔禮品電商情有獨鍾的,尤其是大佬級別的人物。王衛一直以來的“逆向行徑”,又將這樣的反常行為淡化到了常人可以理解的程度,他本就不喜歡隨波逐流,相比之下,更鐘情於逆流而上,反向思維不是他的“獨解”,但卻將他的戰略佈局渲染得更具神秘色彩——難道高檔禮品電商會是新的潮流導向嗎?
其實,順豐這次給“尊禮會”的定位精準至極,它不參與大眾化的禮品網站之間的小打小鬧,也不染身於奢侈品電商的渾水之中。換言之,王衛不屑與中流以下的電商競爭市場,也不打算初期嘗試階段就與“實力派”硬碰硬。中高階本是順豐的定位標準,作為其“同門”兄弟的尊禮會,定位為中高階禮品電商似乎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況且,順豐做了二十幾年的中高階快遞市場,這一領域的市場中除了中國郵政的EMS之外,只有順豐最強勢、最穩定、最具有競爭價值。
中國是提倡“禮尚往來”的“禮儀之邦”,逢年過節的親友饋贈、朋友間的友情增進,都離不來饋贈禮品這一重要環節,因此,哪裡有消費者的需求,哪裡就有提供周到服務的商家。順豐有著一大票中高階定位的消費人群,這一部分人深深地被順豐獨到又完善的服務體制所征服,對順豐來說,這些消費群體忠誠、穩定又多金。嚴格的“會員邀請制”不但彰顯出順豐對消費者的尊重和期待,更為消費者營造出了一個尊貴、高雅、脫俗的消費環境。中高階禮品電商經營中不僅有很多可觀的利潤,同時以這種定位躋身電子商務市場也是一個有力的競爭手段。尊禮會是順豐的一張“牌”,一張能打通電商市場的王牌。
那麼,順豐重磅打造出來的“尊禮會”,到底是為了盈利還是為了做品牌呢?
倘若目的為盈利,嚴格的“會員邀請制”必定會縮小準客戶的市場佔有份額,雖然這一行利潤可觀,但需求量並不是很大,沒有需求就沒有供給,又哪來的盈利呢?用排除法來看,順豐真正的意圖是做品牌。先在電商領域中立足,之後再奮力突圍,營造良好口碑以樹立品牌形象,最後再逐步擴張、發展、壯大。
中國中高階禮品電商的市場空間很大,可它同樣受著來自於國家、政府的約束和時代發展的必然影響。當國家的“三令五申”殃及到這一領域的時候,中高階禮品電商的路是否充滿陽光還不得而知,這不禁讓我們猜想:順豐尊禮會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