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支付域名的“保護傘”

熱門小說推薦

2014年3月,順豐的一條招聘資訊引起業界一片譁然。快遞本就是人員流動量較大的行業,按理說,釋出招聘資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這條資訊卻不是以往招聘的崗位,而是為“順銀金融”招賢納士。

據某地招聘該職位的網站顯示,崗位目標和崗位職責大致為:負責地區性順銀金融業務,全面制定順銀金融業務組工作計劃,溝通並協調地區各項落地事宜,確保信貸、支付、電商等工作的順利進行。

順豐涉足金融的勢頭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單純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順豐寶”,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王衛的“胃口”了。如果順豐成功在金融領域殺出一條血路來,那麼順豐的“三流合一”會加快實現的步伐。

其實,順豐進軍網際網路金融領域,自身還是極有優勢的。

首先,廣東省是一個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在這個地區,不僅賺錢機會多,而且金融政策也較其他地區更好一些。而順豐,就是在這一帶發家的,其土生土長的“根”一旦汲取到雨露,一定會迅速成長起來。順豐在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上做得非常不錯,無論是電商、黃金、奢侈品還是生鮮的配送,客戶最先最優的選擇只有順豐,即使蘇寧、易訊、京東這些自建物流的電商和企業,都難以與之比擬。這也就為順豐進入金融領域增加了實打實的籌碼和助力。

順銀金融此次招聘,與王衛以往的低調舉措略有不同,他很“高調”地將人才職能和崗位要求寫得很明細,就是希望更多有能力之人毛遂自薦,順豐這樣的企業,是不會埋沒任何一個人才的。

王衛也不會擔心競爭夥伴的深度窺探,因為,進軍金融領域的戰略構想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甚至一部分順銀專案在2011年就有所啟動。

所以說,順銀金融並不是王衛低調、秘密籌劃的順豐業務板塊。而2011年所啟動的順銀專案,作為“順銀支付”事業部的內部架構單元之一,隸屬於王衛控股99%的深圳市泰海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樣是順豐的成員企業。

成功組建的順銀金融,將會致力於使用者與電商方面的結算、代收貨款等專業增值服務,將現有物流業務與物流系統實現全無縫對接。雖然,順豐總部並沒有對外公佈順銀金融的進一步戰略規劃,但從以上的資訊中,我們不難看出,順豐此次進軍金融領域,為客戶提供金融增值服務的做法是一目瞭然的。

當順豐寶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時,大家只知道順豐擁有了自己獨立的第三方支付系統,並不知道它在國內電商領域如何掃清障礙與“三雄”匹敵。因此,即便此次順豐拿下金融領域的支付牌照,旁人也依然不清楚順銀金融在支付業務中的江湖地位。這自然很符合王衛低調又謹慎的作風。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順銀金融進行“逆推”。國家有規定,凡是從事和開展金融類增值服務的企業,必須擁有商業保理、小額貸款、基金支付等牌照,這些與金融業務密切相關的牌照的獲得,將進一步實現企業在金融領域業務的開展。所以,順豐獲得的這個牌照,是進行金融支付環節的一個“馬前炮”。

在中國電商領域,佈局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商家有很多,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行業領先者紛紛拿到金融“牌照”。最能體現出他們對金融領域“虎視眈眈”的,還是阿里巴巴。阿里不僅透過支付寶“穩定”了客戶的貨款,還在小微金融領域做起貸款業務,更與天弘基金強強聯手,推出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餘額寶。

電商將網際網路金融做得“順風順水”,這個自然要依賴於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等方面的技術得以實現的資金融通、支付、資訊中介的新興金融模式,是中國傳統金融行業與“前衛”的網際網路精神有效結合的產物。它不同於銀行與銀行之間的非直接性融資,也不同於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就像一個新興起的事物,總會讓人眼前一亮。這個“光點”,照亮了網際網路行業,同樣也照亮了“快遞王”王衛。

與阿里巴巴、京東等網際網路金融不同的是,王衛給順銀金融規劃的發展藍圖是:更接近供應鏈端,這就讓客戶在計算方面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了。

對於順豐的供應鏈,目前初具規模的有服飾、手機等類別,除此之外,順豐還提供倉儲配送、支援代收和墊付貨款、逾期退費等多種增值服務個性化方案,將“金融”詮釋得有聲有色。

國家領導人李克強總理在介紹2014年政府重點工作時,特別提出:“將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

王衛是否會給順豐再加上“網際網路金融”這塊籌碼,我們目前還無從得知,但國家若是也在積極扶持“網際網路金融”這個板塊,相信順豐以及更多的民營快遞公司都會相繼加入這支大軍中。畢竟,網際網路金融憑藉其特有的經營模式創造著更高的價值,甚至已經嚴重衝擊了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並逐步開始替代。

不能不說,這種以第三方支付平臺和人人貸、網路信貸機構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已經成為人們追求時尚潮流的一種新趨勢。這樣的趨勢,主要體現在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人人貸替代傳統存貸、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等業務方面。

首先,移動支付的發展速度之快,是一定要歸功於電子產品的極速更新換代。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訊裝置使用率越來越高,人們網購意識的加強,也就刺激了移動支付超過網點、ATM等固定支付。

其次,微小企業的迅速崛起也刺激了人人貸取締傳統貸款的趨勢。因為一些中小微企業融資得不到正規金融機構的“施捨”,所以社會上一些願意把自己閒置不用的錢拿出來“錢生錢”的個人,便會透過信貸機構的牽線搭橋,與微小企業的企業家產生合作。這種又不同於民間意義上的“高利貸”,一切都有信貸機構的擔保作為基礎,因此也倍受歡迎。

再者,近幾年受國外熱門的創業融資方向“眾籌融資”的影響,傳統證券業務也大幅縮水。這種透過彙集大眾的資金、能力、渠道等“資本”而為微小企業、個人的活動或事項提供多方援助的形式,因為更具人性化而被廣泛接受。

在中國,“眾籌融資”還不是很“熱門”,但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市場份額不斷“吞噬”傳統金融業務的趨勢還是不言而喻的。順豐提前“亮相”順銀金融,也是多了一層對其自身支付平臺域名的“保護膜”,順豐寶雖然“未曾謀面”,但順豐的“一鳴驚人”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