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次發表在紐約出版的1947年夏季號《美國學者》(The American Scholar),選自1950年英文版《愛因斯坦晚年文集》。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對科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支援,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國軍方的曼哈頓工程。戰後,美國陸軍試圖透過《梅—約翰遜法案》(May-Johnson Bill)繼續保持對原子能研究的控制,卻遭到了科學界的堅決抵制。陸軍的計劃在1946年春天化為泡影,當時杜魯門總統宣佈支援《麥克馬洪法案》(McMahon Bill),該法案授權建立一個由文職政府控制的原子能委員會。儘管如此,根據共和黨參議員阿瑟·范登堡(Arthur H. Vandenberg,1884—1951)提出的修正案,陸軍透過一個與原子能委員會(AEC)相關的常設軍事聯絡委員會維持它的影響。這與主要的原子科學家產生了衝突。這一衝突很快引發了關於是由軍方還是由文職機構來控制大規模科學研究專案的廣泛討論。愛因斯坦的這篇文章是對路易斯·賴德諾爾(Louis N. Ridenour,1911—1959)的文章——《軍方對美國科學的支援,是一個危險嗎?》(Military Support of American Science,a Danger?)的眾多回應文章之一。賴德諾爾曾在“二戰”期間領導開發了綽號為“麥克”(Micky)的機載微波雷達,能透過雲層進行轟炸。他曾擔任洛克希德公司副總裁和艾森豪威爾總統的顧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