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篇 兩岸三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十二章 臺灣之行

一、“失民心,則失天下”

高中以來的經歷都讓金庸對國民黨、蔣介石沒有好感。他年輕時讀過《曾國藩家書》,那時對曾國藩卻是否定的,把他看成漢奸。因為蔣介石很捧曾國藩,他就堅決反對,後來才改變看法。369國民黨的腐敗令金庸刻骨銘心,他認為金圓券政策是無信,因此相信陳伯達對“四大家族”的指控,認為他們“猛刮龍”,不是孔子所說的“節用而愛人”。370“一個政權長期地失民心,即使有槍桿子,這政權還是維持不了,當年國民黨政府失卻大陸,便是最近的例子。”371蔣介石去世,金庸的評價是,蔣一生有功有過,“大功是領導中國全國人民(包括中共在內)堅持抗日,大過是在大陸時期所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十分腐敗”。所以,1949年政權轉換之時,金庸在《大公報》發表文章,直呼“國民黨反動派”。這一立場以後慢慢有了變化。

他認定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自那時以來,一直注意臺灣的情況。他的《明報》社評對臺灣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大致上在兩岸之間保持了一種平衡。他多次發表文章,反對“兩個中國”,更反對“臺灣獨立”,他在1964年3月30日的社評《堅決反對“臺灣獨立”》中說:“中國人不論左派右派,均反對‘臺灣獨立’,決不容許有兩個中國出現。”這個態度一直沒有改變。1972年3月19日,他發表題為《臺灣住的也是中國同胞》的社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