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麥克阿瑟訪臺確保金門固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直到朝鮮戰爭發生,國民黨偏安局面才初步穩了下來。尤其麥克阿瑟於1950年7月31日,在對美國國務院保密的狀況下飛抵臺北,進行為期22小時的訪問,更被“國府”視為一大勝利。當時麥克阿瑟要求一切從簡,但蔣介石即安排麥克阿瑟下榻草山行館以示尊重,雙方並在附近的草山御賓館進行會談。蔣介石以下,包括陳誠、周至柔、孫立人、葉公超等國民黨要員均參與了這場會議,宋美齡也到場作陪,隨後雙方軍政高層繼續在臺北市區的“國防部”磋商[相較於杜魯門堅決與蔣介石斷絕關係,美國軍方如參謀長聯席會議立場較為和緩,美國軍方在1950年1月便認為,一旦美蘇開戰,不讓蘇聯得到臺灣地區,“緊急應戰計劃”應延長到1951年,麥克阿瑟更在朝鮮戰爭前提出兩個“備忘錄”,強調臺灣對美國太平洋防線的重要性,均較友蔣。]。

麥克阿瑟此行除了臺灣協防問題,還特地談到金門撤軍問題。因為當時國民黨眼看金馬孤懸海外,沒有美軍協防承諾,加上解放軍集結在閩廈地區,頗有渡海一戰的風險,因此不排斥美國部分人士所提撤軍提議。但麥克阿瑟強調,如依他的軍人本能,“絲毫也不放棄”。此舉也堅定了蔣介石決心,他隨後並在軍事會議中裁示,金門“固守不撤”。

當晚,蔣介石在草山御賓館以中國菜款待麥克阿瑟。第二天上午,雙方於草山御賓館舉行第二次會議,麥克阿瑟也承諾美國政府很快就會有關於臺灣地區軍事保護的正式政策。麥克阿瑟離臺後,立即派遣副參謀長福克斯抵臺擔任盟軍總部“駐華軍事聯絡組長”。據麥克阿瑟的設想,由於正規劃聯軍在韓國仁川登陸,如能出動國民黨軍牽制解放軍,配合美軍在東北的轟炸攻勢,將有利朝鮮戰爭進行,但由於與杜魯門主張朝鮮戰爭侷限在朝鮮半島的立場相違背,因此始終沒有實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