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約翰·庫切1962年抵達倫敦的時候,與其他年輕人,包括英國本土的年輕人相比較,有著智力上的優勢。但是他知道自己在殖民地所受的學術訓練也存在劣勢,他把自己看成一個“身在大英帝國、處於弱勢和社會邊緣的青年知識分子”。1他在許多方面,特別是情感上,還是新手。當時他只有21歲,他的生活經驗主要來自於書本。但是他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人,希望“抖掉腳下鄉野的塵土”。2後來,在《彼得堡的大師》(The Master of Petersburg,1994)一書中,他將這種情感投射到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身上:
人們年輕的時候對周圍的一切都覺得煩。人們煩自己的祖國,因為祖國好像老舊沒勁。人們要求新景象,新思想。人們以為在法國、德國或者英國能找到未來,而自己的國家太沉悶,不可能找到。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維也納是施特勞斯家族的居住地,他們的華爾茲被認為是哈布斯堡宮廷風格與魅力的象徵。20世紀20年代,隨著海明威、畢加索、菲茨傑拉德和喬伊斯的到來,巴黎成為文化的橋頭堡。到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它又成為戰後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學術聖地,他們在那裡探索新的哲學運動,比如存在主義,還嘗試不同的藝術形式,從超現實主義到荒誕劇不一而足。倫敦是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趕上來的。雖然直到1966年,《泰晤士報》上才刊登了那篇著名的文章,將倫敦稱為“搖擺之城”,之前那個寒冷、正統的英國首府在1962年時已經發生了不少根本性的改變。這個城市21歲以下年輕人有500萬,他們中的一些被垮掉派詩人和劇院中的憤怒青年所鼓動,正在推翻英國社會的傳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