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那句‘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朕聽得懂了。馮先生是不是說科差催逼太急,農民手上沒有錢投入生產,只能向官家借貸。而到年底收成時,因為糧價低,農民無所得,賣到手的糧錢還不夠繳還官家利錢的。朕的理解對嗎?”
李嗣源語出真誠,又切中時弊,讓馮道感懷不已。馮道說道:“陛下說的憫然如是!現在農村的情況就是這樣,傷民,人主不忍也!傷農,人主亦不忍也!”馮道自己是農民出身,說著說著,就很容易聯想到自己的家世,馮道又嘆道:“管夷吾將天下人分為士、農、工、商四等,農雖不在四等之末,但論辛苦,無過於農者。士不耕不稼,工唯利器雕物,商以貨殖為生,三者所食所衣,皆出農人之手。無農,則無天下社稷。——人主愛民者,民恆愛之,前有漢文帝、光武帝,今有我唐太宗文皇帝及陛下。人主不愛民而止愛其身者,民恆恨之,前有紂王、周幽王,後有梁武帝、陳後主。此存亡之道,為人主者不可不重察之。”
李嗣源是文盲,但他知道自己的文學斤量,從來不作什麼“天上一腳逐卻月,地上一腳光辣達”的打油詩,但他對知識分子發自內心的尊重是真實的,也是讓人感動的。李嗣源很喜歡聶夷中這首文字淺白的詩作,忙叫來站在一邊的侍臣,讓侍臣拿來筆墨,請馮先生把這首詩寫下來。然後懸於殿上,李嗣源經常讓馮道或其他大臣吟誦這首《傷田家》,作為人主者警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