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羅素的導師[63]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若轉而考慮有天賦的男人,我們會看到,在他們身上,愛的開端常常是自我折磨、自輕自賤和自我剋制。一種道德轉變出現了,被愛的物件像是生出一種淨化作用。

——魏寧格,《性與性格》

維特根斯坦在不安和煩躁之中結束了同品生特的度假,回到劍橋。沒幾天他和羅素有了第一次嚴重的分歧。維特根斯坦不在時羅素在《希伯特期刊》(Hibbert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論“宗教本質”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從他放棄的書稿《牢獄》裡抽出來的,也是受奧特琳啟發的一次嘗試;它提出一種其中心概念為“我們生命的無限成分”的“冥想的宗教”,那一成分“並非從某一視角看待世界:它無所偏頗地照耀著,就像陰天照在海面上的彌散的光”:

與有限的生命不同,它是無所偏頗的;它的無所偏頗通向思想的真理、行動的正義和感情的博愛。

在許多方面,這篇文章先行提出了維特根斯坦自己將在《邏輯哲學論》裡發展的神秘主義;特別是它提倡斯賓諾莎的“擺脫了有限自我的自由”(即《邏輯哲學論》裡說的從永恆的角度[64]沉思世界),以及對於某種要求的批判——羅素稱之為“那個堅決的要求:我們的理想應當已經在世界裡實現了”(比較《邏輯哲學論》6.41)。不過,和《邏輯哲學論》不同的是,羅素的文章毫不猶豫地表述了這個神秘主義,而且(例如)毫不猶豫地以嚴格來說無意義的方式使用了“有限”和“無限”這樣的詞。無論如何維特根斯坦厭惡這篇文章,回劍橋沒幾天就衝進羅素的房間,說出了自己的感覺。他剛巧打斷了一封正寫給奧特琳的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