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清華園
1925年,隆冬。
薄霧輕啟,天色微明。慘淡的星光下,一個單薄瘦削的中年人攜一黃髮碧眼的幼兒,悄然離開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暗灰色的公寓,冒著清晨凜冽的寒風,乘車向大街盡頭駛去。兩天後,二人轉乘的汽車穿越卡納比埃爾街(La Canebiere),很快抵達碧海青天、雲飛浪卷的馬賽港。中年人提著行李,深吸了一口帶有海腥味的空氣,健步踏上停泊在港灣的豪華郵輪,身後的幼兒既興奮又好奇地隨即跟進。陣陣汽笛聲中,一老一少作別歐洲大陸,穿越波滾浪湧的地中海,向闊別日久的東方故國駛來。
翌年7月8日,中年人出現在北京西郊清華園荷塘的岸邊,他那清癯的面容與擺動的灰布長衫,隨著微風飄拂的花香,很快進入學界的視野。
——時年三十七歲的陳寅恪受好友吳宓舉薦、清華校長曹雲祥聘請,告別長達十六年的海外遊學生涯,來到這所浸潤著歐風美雨的大師之園,以教授身份,開始了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生之旅。
成立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翌年改為清華學校。因學校是由“庚子賠款”資助起家,在最初的十幾年中,一直作為一所普通的留美預備學校而設定。學生進入清華園,主要學習英文和一些歐美文化知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相對薄弱。1924年初,在各方鼓譟和社會大潮湧動中,清華學校進行改革,正式啟動“改辦大學”程式。這年10月,根據清華大學籌備委員會草擬的組織綱要,決定在籌建大學部的同時,籌備建立研究院。由於財力、人力、研究方向等諸方面的限制,最終決定研究院先設國學門一科,也就是後來被社會廣泛稱謂的國學研究院,培養目標是“以著述為畢生事業”的國學研究人才。學科範圍包括中國歷史、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學、考古學等,同時吸收歐美、日本等國際學術前沿的優秀成果,重建中國傳統學術之魂——即研究院主任吳宓所提出的:“故今即開辦研究院,而專修國學。惟茲所謂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確精密之方法(即時人所謂科學方法),並取材於歐美學者研究東方語言及中國文化之成績,此又本校研究院之異於國內之研究國學者也。”1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