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青史”無份,不負“青山”的想像;年方三十的他,幾番科場不利,一度想投筆從軍,去參贊楊芳的戎幕——此人是貴州松桃人,應試不售,投軍充當司書,為名將楊遇春所識拔,由把總開始,徵苗、剿匪,每戰必捷,在平川楚五省剿匪的戰役中,立下大功,封雲騎尉,官至直隸提督,駐紮古北口。在偶然的機緣中,結識了龔定庵,一見投緣,頗有招致之意;龔定庵亦怦然心動,只是家人及故鄉親友,都不贊成,而且還有紅粉知己——一個僑居蘇州的北地胭脂,寄了一首詞勸阻;龔定庵為此寫了一首“浸感”: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不過真正影響他的決定的,是他母親;在那失意的兩三年,龔定庵每一憶及慈母燈前,一面為他縫寒衣,一面聽他念詩的情景,常會怔怔地發愣,最後總是吟一首詩來寄託:
莫從文體問高庳,生就燈前兒女詩;
一種春聲忘不得,長安放學夜歸時。
這首詩的題目是:“題吳駿公梅村集”,原來母親最喜歡吳梅村的詩。又有一首“午夢初覺悵然詩成”:
不似懷人不似禪,夢迴清淚一潸然,
瓶花帖妥爐香定,覓我童心廿六年。
他是六歲時由他母親啟蒙的,這年道光三年,三十二歲,所以說“覓我童心廿六年”。就在這年七月,慈母長逝了。
“明年丙戌會試,我想你應該中了。”龔暗齋說:“‘飛燕入懷’,也許就是得意的預兆,不過你入翰林一定無望;殿試雖然糊名,你的字一看就知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