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早歲的詩歌,多因壯年時的輕易佻達以及中年後的流離奔亡而散逸,這一首,卻由龔霸謄錄收藏,傳於家,於上元二年——也就是李白過世前一年;為魏顥訪得而保全。龔霸與李白萍水相逢,初會即訣別,終二人一生未曾再遇。但是李白當日所言,令龔霸心神搖盪,念念不忘,嘗以之教誨子侄。魏顥得之於數十年後,聞其語,猶覺斯人斯會,歷歷在目。
當是時,此詩名為《玉樹歌》,本來就是即眼前之景起興,聯想所及,自然是金陵一地所象徵的六朝興替。而古樂府所傳,復有《玉樹後庭花》之目,由於歌詞冶蕩,聲調綺靡,一向被視為陳後主亡國之因。
大唐高祖武德九年正月十日,上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正雅樂,至貞觀二年六月十日,樂成上奏之。當時太宗有意挑起議論,認為天下治道之興衰,自有其肌理,不應一昧歸罪於聲歌之輕豔而已。於是對近侍之大臣說:“禮樂之所以成立,乃是聖人緣物設教,以為撙節。至若治道之隆替,豈簡易由此而決?”
御史大夫杜淹不意卻墮入了這一論辯的圈套,趕緊上奏,誇誇其言:
“前代興亡,實由於樂——世言輕薄最甚者,莫如《臨春樂》、《黃鸝留》、《玉樹後庭花》、《金釵兩鬢垂》,近幸小人,綺豔相高,極於輕蕩,男女唱和,其音不堪之甚!”
皇帝原本想要打斷他的慷慨陳詞,可轉念一想:持此論者,為數夥矣;未若放他暢所欲言,而盡得其異議。於是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微微頷首,讓他繼續說下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