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山走海,可見去勢之疾。李白一醉而錯過的,可不只是信陵鎮的千金之託;他還錯過了西瀼口。西瀼口在官渡口之北,向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之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據《巴東縣誌》所記有此:“追兵急,備燒棧斷道,然得免。”而劉備能勉強全身而退,暫免一劫,最後流亡至白帝城託孤於諸葛武侯,還是拜地利之所賜,此地遂名“避兵巖”。
此地直至千載而下,能傳聞於世,料應不在這劉備的“避兵巖”,而是一首詩。詩題《西瀼溪》,其詞曰:
迢迢水出走長蛇,懷抱江村在野牙。一葉蘭舟龍洞府,數間茅屋野人家。冬來純綠松杉樹,春到間紅桃李花。山下青蓮遺故址,時時常有白雲遮。
傳聞這首詩的作者是杜甫,也有考證以為此詩寫於唐代宗大曆三年的三到六月之間——頸聯所述“間紅桃李”是即景寫實的筆觸。穿鑿附會之言還頗稱詳盡,以為尾聯所寫,就是在懷念李白。
因為李白出身綿州昌明縣,此地舊有盤水,亦名廉水;據《太平御覽·地部·隴蜀諸水·廉水》引《宋書》曰:“範柏年,梓潼人。宋明帝問:‘卿鄉土有貪泉否?’柏年曰:‘臣梁益之地,有廉泉、讓水,不聞有貪泉。’帝嘉之,即拜蜀郡太守。一雲:此水飲之,使人廉讓,故以名之。”
正因為這個來歷,該鄉亦名“清廉鄉”。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諧音“清廉”,是思鄉之計,殆無可疑;但是西瀼溪距綿州太遠,實在難說“山下青蓮遺故址”便是指李白。至於“白雲遮”,說是從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詩中之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而來,更不無穿鑿之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