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匡山上一片石;方圓數十丈,遍生綠苔,分寸無間,曾經忽然出現了刮刻詩句,字如斗大,迤邐歪斜;是李白手筆: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這首詩刻在巨石的苔衣上,字跡呈陰文,經歷幾度春秋。直到那一場綿延數日的大醉,李白使酒乘興,將之踐踏、刓剔,以至於剝除殆盡。可是不知是有意或無意,偏偏留下了末聯出句的末字,一個鏤空的“去”字。
綿州刺史李顒在李白出蜀之後不久辭官,歸裡之前輕裝簡從,繞道大匡山探望趙蕤,可是子云宅周遭數里之內,闃無人跡。他只能猜想:神仙必是採藥去了。此去或恐不只三五日,他卻不能等。那麼,此生此人,也就不得再見了。
既然不忍遽去,只能盡意勾留,李顒在相如臺前後徘徊了好幾個時辰。他從後園棚籬之外、趙蕤和月娘親手開闢的小徑一路走進山深三五里之遙,彼處有一澗,為此山號稱天水的瀑布分流,由於坡勢較緩,每隔幾十丈遠,淙泉淵渟蓄積,塘潭疊見,中有無數游魚,在十分清澈的淺水中往返。
也因為無所事事,李顒看著看著,便隨意跟著一魚的遊蹤,信步而去,不料卻發現這魚繞潭數過之後,竟從側旁一渠逆反著較緩的水勢,直往上游而去,他也就移步回頭,察看那渠——其側底皆有枕木片石堆砌,不像是水勢穿鑿生成。非徒如此,當他來到上游的另一小潭邊,卻見另有三五尾巨口細鱗之魚,也從另一側的灣渠中奮力上游——而這一渠與前者並無二致,也是人力鋪鑿出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