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鬥法SNS

熱門小說推薦

在網際網路行業,每一個領域的王者——如搜尋、門戶和網購等進入其他領域都已不再是困難之事,唯一的區別便是時間的長短。

當2006年“Web2.0時代”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後,更多網際網路企業越發看重SNS了,它與網民間的互動性給世界帶來了驚喜。美國知名的SNS社交網站Facebook的問世,讓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看到了希望和方向。馬雲率領的淘寶早已看到了這塊市場的潛力,並已在暗處積極開展各個方面的具體事宜了。

加入這一領域,收益的不僅僅是淘寶,阿里巴巴也會在“互動中”嗅出市場訊息,從而朝著更高的層級邁進。因此,淘寶積極吸納各路SNS方面的人才,以備不時之需。曾一手打造百度貼吧的俞軍加入淘寶,便是淘寶大舉進入SNS領域的一個訊號。

“淘江湖”是淘寶於2009年4月1日低調上線的一款用於淘寶使用者人際交往的工具。2009年3月12日,淘寶在內部發布了一封招募郵件,大力招聘SNS產品研發和運營人員,並決定正式開發屬於淘寶的SNS產品淘江湖。

曾任百度首席產品構架師的俞軍,一度被稱為百度產品的靈魂人物,他在網際網路社群產品上經驗十足。離開百度後,傳聞說俞軍將退隱山林,不再出現於網際網路江湖。可是,當淘寶打造淘江湖產品之時,俞軍卻二度出山,全面負責淘寶淘江湖等系列社群產品的研發、運營。

不過,原本作為淘寶使用者人際交往工具的淘江湖並不是純粹的SNS產品。可淘寶為了“必要的多元化”,開始將用於人際交往的淘江湖變臉到購物層面了。如此一來,淘寶進入SNS領域不但順理成章,而且更加方便。

如果馬雲能在電子商務和SNS社群之間搭建橋樑,那麼阿里巴巴將一呼百應。這就是馬雲想要達到的效果,也是阿里巴巴奮鬥的方向。不過,想讓電子商務與SNS融會貫通並不容易,淘江湖在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上也一度處於尷尬之境,導致淘寶對淘江湖的投入和回報並不成正比例。恰在這時,淘寶請到了俞軍,他的加入有望改變阿里巴巴打造的電子商務生態鏈僅僅停留在口號上的不明朗之狀。

淘寶的一舉一動牽動了整個中國SNS領域內淘金者的心,更是讓馬化騰不得不關注著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國內的SNS網站,就像當年網際網路初到中國大地上一樣,率先憑藉一腔熱血而成立的SNS網站基本上都為了生存而苟延殘喘,當時的螞蟻網和360圈網站因資金缺乏而倒閉,讓人不免產生SNS網站也逃脫不了要經過“燒錢”階段的想法,而人人網和開心網的整合,更昭示著SNS領域需要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在權威的業內人士看來,當時有能力在中國創造“類Facebook”的公司只有兩家,一個是阿里巴巴,一個是騰訊。這兩家公司擁有眾多的註冊使用者,所謂“冤家路窄”,馬雲和馬化騰雖然沒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小過節卻總是不斷。

馬雲能看中SNS,馬化騰自然也把眼光放在了這上面。馬雲在互動社群產品上全力以赴的同時,馬化騰也在其微博上表示,騰訊要開放平臺。馬化騰此舉便“無意中”又把苗頭指向了馬雲。馬雲對此作何感想呢?

也許口齒伶俐的馬雲已經不想逞一時的口舌之快了,做出令人豎起大拇指的成績才是對對手的最好迴應。淘寶直通車對QQ號碼推廣的“封殺”,似乎是馬雲凡事落到實處的最佳體現。

淘寶直通車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雅虎中國與淘寶進行資源整合後推出的一種全新的搜尋競價模式,它不同於早期的招財進寶。淘寶直通車產生的競價結果在雅虎搜尋引擎上顯示的同時,淘寶上也會以全新的圖片和文字形式的方式展示出來。此外,每件商品可以設定200個關鍵字,賣家可以針對每個競價詞自由定價,並能同步看到商品在雅虎和淘寶上的排名位置。至於付費,淘寶直通車較之招財進寶更加公平,賣家根據商品實際被點選的次數付費,每個關鍵詞最低價為0.05元人民幣,最高價為100元人民幣,每次加價最低為0.01元人民幣。

2010年9月1日,騰訊與淘寶之間的戰火再度點燃。騰訊於2010年8月31日開始全面禁止使用淘寶直通車。針對騰訊的這一舉措,淘寶方面馬上做出對抗策略,宣佈禁止使用騰訊QQ號碼進行推廣。淘寶此舉,意在推廣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淘寶旺旺,同時打壓競爭對手。

在此之前,淘寶方面便發出公告,希望淘寶直通車使用者審查其參加淘寶直通車的寶貝和推廣資訊,如果其寶貝含有推廣騰訊QQ號碼資訊的,要及時做出下架處理。另外,淘寶方面規定,存在於淘寶上的“推廣寶貝”,不得以任何形式推廣騰訊QQ號碼,也不能贈送騰訊QQ號碼,更不能在描述中含有騰訊QQ號碼的相關文字、圖片和連結。如此看來,淘寶與騰訊之間的矛盾雖小,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卻是不可調和的。

馬雲和馬化騰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卻都締造了輝煌,且那種輝煌都是令人仰慕的。馬化騰在C2C市場的橫插一腳,想必是馬雲終生難忘的。辯證地說,如果中國C2C市場上沒有拍拍網,淘寶毋庸置疑會成為中國C2C市場“任意規則”的制定者。誠然,如今的淘寶依舊在中國C2C市場赫赫有名,但拍拍網扶搖直上的市場份額,顯然時刻威脅著淘寶的霸主地位。馬雲處處與馬化騰為難,看似“賭氣”,實則在情理之中。

馬化騰“拍”淘寶,不能說成功,也不能說失敗,從他的角度看,騰訊的確佔有了一定的優勢,起碼的一點是,易趣不再能與淘寶分庭抗禮了,噹噹寶也早已杳無音信,唯有拍拍網能夠存活了下來,這已然是一種勝利。從馬雲的角度看,淘寶不稱王便是失敗,這是他早期“忽視”拍拍網後得到的一句“至理名言”。

僅佔中國C2C市場不足20%份額的拍拍網,在馬化騰的運作下,保持著螺旋上升的增長之勢,這是否意味著馬雲的淘寶要以使用者數下降的方式填補拍拍網的日進斗金呢?顯然不是,雙方都在以日新月異的方式來吸引原本不是其使用者的網民加入它們的行列,進而重新整理一個個增長曲線的紀錄。縱觀兩者的發展,更加通曉國情的馬雲自然謹守住了“本土化”,這是他擊敗eBay的關鍵,也是抵擋住拍拍網攻勢的秘訣。

對於馬雲這個強悍的對手,馬化騰在你來我往的過招之中,一時間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和阿里巴巴相比,騰訊的產品線實在太長,這讓馬化騰難以將主要精力用在電子商務這個領域中,或許正因為難以做到專注,才給拍拍網日後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