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區部隊、機關的生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子弟兵不但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和敵偽軍搏鬥,來保衛人民的生產,而且也熱烈地響應毛澤東同志的號召,直接投入大生產運動,以減輕人民的負擔。部隊、機關生產,在新政權一創立就已開始,到一九四三年發展成為大生產運動,特別在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兩年,獲得空前巨大的成績。在生產中,上至軍區司令員、政委,下至戰士、炊事員以及一部分輕病號傷員,都積極參加勞動,向荒山棘林進軍,常弄得滿手血泡。有些勞動最好的戰士,用钁頭一天開到六畝二分地,但在邊區一天能翻六畝地的牛也是不多的,所以人們送給這些勞動英雄一個綽號:“氣死牛”。在軍區榮譽隊,有一個雙足已鋸斷的殘廢戰士,還參加開荒。有雙目失明的殘廢戰士學會紡織。已鋸了一隻手的殘疾人,就兩個人合作起來紡織。因為他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他們和人民血肉相關,生產極端熱忱。
所有機關的幹部、學校學生、教職員等也都進行生產,目的也在減輕人民的負擔。平均每年每人生產一石到三石的小米交公。幹部中有些人從來沒摸過鋤柄的,也都欣然參加了勞動。行政人員也一律生產,縣長給老百姓擔糞一類的事,早已傳為佳話,如今更是司空見慣。幹部的家屬也都生產,儘可能作到全部自給。有些知識分子出身的婦女,已能自己生產解決兩個孩子的費用,不向公家領取津貼。勤奮勞動的人到處受人尊敬,人們都以不事生產為莫大恥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