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46節:大生產(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七大生產

在開展對敵鬥爭的同時,邊區軍民也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以堅持戰爭,解決軍民的吃飯和穿衣兩大問題。

生產建設中農業是主要的。為了鼓舞占人口總數百分之八十以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初步改善他們的生活,實行了減租減息,削弱農村中過苛的封建剝削;同時為了團結抗日,也規定了保證交租交息的政策。認真執行這一政策,不僅中貧農的生產熱忱高漲了,就是地富的生產情緒也提高了。政府更扶助生產,減少稅收,每年只收一次統一累進的抗日救國公糧。獎勵精耕細作,提高產量。此外還獎勵開荒、種棉、種植特產(如藍靛等),都對農業生產起了推動作用,使邊區生產運動更加蓬勃發展。特別是實行勞武結合,初步得到變工互助的經驗。當毛澤東同志“組織起來”的號召提出後,邊區便掀起一次空前的變工互助運動。根據邊區群英會所得材料,到一九四四年底,僅晉西北區三十九萬一千七百八十八個勞動力,參加變工互相的已達十四萬六千五百五十人,佔全體勞動力的百分之三十七點四。興縣一九四五年的統計,六個區一個市的農業勞動力共二萬三千四百六十六人中,參加變工互助的佔百分之四十三點六。個別村莊如勞動英雄溫象拴村,勞動力組織起來的達到百分之九十六。

變工互助是在個體經濟基礎上(私有財產基礎上)的集體勞動。開始普遍採用小組變工,人數少,一工頂一工,辦法很簡單。後來感到這種工頂工,因倒地等關係,有時耽誤生產,有些地方就開始打亂耕作的辦法,就是按莊稼先後、地段的遠近耕作,提高勞動效率。後來更發展到依勞動力強弱評工,就使變工互助形式更加完善。並創造出種地和各種副業變工,男耕與女織變工,變工辦學校,農民與醫生變工等豐富的內容,以及勞武結合的許多形式。變工互助的好處是節省人力,比如農民送糞,一頭毛驢需跟一個人,變工組一個人就能帶管三四頭毛驢。但更重要的是在集體勞動中,透過互相督促、鼓勵競賽等使每個人的勞動強度提高。臨縣很多村莊往年秋收一般需三十天到四十天,變工後只要十三天到二十天就結束了。人們拿這省下來的勞動力去作別的,便使收入增加。如興縣勞動英雄溫象拴村,一九四四年共增產糧食達二千八百八十六石。保德勞動英雄袁謙村(袁家裡)由於實行大變工,一九四四年生產糧食較一九四三年幾乎增加了一倍,總共收入糧食一千一百四十九石。全村開支六百四十四石,餘糧相當於全年需糧的百分之七十八點四三,做到耕種兩年便可餘糧一年半。組織起來是群眾翻身的必由之路,人民已由切身經驗中信服了這真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