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是什麼?它一直是個有爭論的名字。爭者論者全出於政治目標,有時喧鬧,有時襟聲,全靠當時局勢。他們當時不知道,文學和玫瑰一樣,它的本質不因名字而改變。臺灣文學是自然的“發生”(happening),不因名字而改變它的存在。
自從有記載以來,凡是在臺灣寫的,寫臺灣人和事的文學作品,甚至敘述臺灣的神話和傳說。都是臺灣文學。世代居住臺灣之作家寫的當然是臺灣文學;中國歷史大斷裂時,漂流來臺灣的遺民和移民,思歸鄉愁之作也是臺灣文學。
被稱為海東文獻初祖的沈光文(一六一二~一六八八年),明亡之後漂泊海上,“暫將一葦向南溟,來往隨波總未寧”,遭遇颱風,漂至臺灣,在此終老,歷經荷蘭人統治,鄭成功三代到清朝統一。一六八五年(康熙二十四年),他與渡海來臺的官員文士紐織第一個詩社“東吟社”,可說是臺灣文學的起源。中間經過明鄭遺民及日本殖民的文學文字滄桑,在沈光文之後,整整三百年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來的軍公教人員和他們的眷屬約二百萬人在臺灣登岸,他們來自中國各地,各有傷心的割捨故事,是一個龐大的鄉愁隊伍!
一九四六年十月光復節,國民政府制定語文政策,所有報紙和出版品清一色使用中文。自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半世紀,日本殖民時代的本省日文作家,大多數結束了文學創作之路,當時重要作家如賴和、龍瑛宗、呂赫若等人的日文作品都已譯成中文,是臺灣文學經典一環。開始用中文創作那十年,不論是來自大陸,還是臺灣本土的作家,除了新詩似乎是最有信心的寫作,大多數都有在灰濛濛的霧中摸索奔跑的感覺。《新生報》副刊“橋”由歌雷(原名史習枚)主編二十個月,鼓勵各種創作,沒有地域性的偏見,是很誠懇熱切的文學推動者。那時大量鄉愁作品,雖常有粗糙、重複之作,似是初上岸的落難者在火堆旁取暖,驚魂初定的哭泣。漸漸也走上成熟敘述之途,甚至幫助了當時的教科書,作為年輕一代中文輔助的讀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