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嚴歌苓《花兒與少年》
八瓣格桑花
《花兒與少年》,04年出的本子,在我的印象中它並不是嚴歌苓的代表作品。最初在書堆裡看到書名時也沒有動心,我以為又是哪個故作深沉的少年作家大嘆人生。轉身準備離去,突然看見作者的名字:《第九個寡婦》的作者。那本小說給了我很好的印象,那個作者自然走進了我的視線。果然,這個“短篇”的長篇小說沒有讓人失望,至少我自己這麼看。
21世紀舊金山的《雷雨》
李敬澤先生在序言裡稱之為21世紀的《雷雨》,於是閱讀時總擺脫不了這樣的先見,想來這先入為主怕是把我對文字的理解縮水了。倘若真的把《花兒與少年》作為《雷雨》的異時異地版,那麼徐晚江比繁漪幸運多了,她還有精神寄託,比如那個家,比如她的一對子女。故事讀來一點都不覺著新鮮,也沒有張揚的個人風格。即便是這樣的淡然也觸動了我的神經,讓我為之一顫。比如血緣的真實真的要被距離融化嗎?仁仁在繼父的貴族式教育下從性格到言談都是完全的美國化,她不願意說中文,她對性懵懂的認識和那個開放的環境把她一步步往深淵裡推進,如果沒有她的母親用性和色來交換,她怕是一隻迷途的羔羊。她不願意和他的親生父親交談,連見面也顯得勉強。難道十年的分隔換來的就是父女之間的冷漠與隔閡?我開始懷疑血緣的真實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