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正統八年六月,魚山集。
自從劉子安帶著三百多名俘虜投靠魚山集之後,劉君韜便全力著手進行這些俘虜的整編事宜,不但將所有俘虜的名字整理成了花名冊,還不斷的安定人心,防止有一些想不開的俘虜幹出什麼傻事。
還好,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這三百多名劉家的俘虜很是聽話,每日裡只是在高冉所部青壯的指揮下,進行著跑步、佇列等基礎操練,沒有任何人故意生事。
同時,劉子安也在魚山鹽池那邊全力招募灶戶,在嚴虎的支援下,派出了大量的護衛隊青壯前往東平湖蘆葦蕩和魚山蘆葦蕩散布訊息。
憑藉著劉家往日的威名,以及劉君韜日漸響亮的名號,越來越多的灶戶從東平湖蘆葦蕩和魚山蘆葦蕩中走了出來,攜家帶口的趕到魚山鹽池投效。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便有至少一千多戶的灶戶趕到了魚山鹽池,好幾千人熙熙攘攘的聚集在魚山鹽池,可以說是已經人滿為患了。
劉子安見狀可謂是欣喜不已,在嚴虎的配合下,先是將這上千戶的灶戶暫時安頓在魚山鹽池之外。
由嚴虎手下的青壯緊急修建了大量的地窩子供這些灶戶暫時居住,此時正是炎炎夏日,這一千多戶灶戶倒也能夠暫時住下來。
接著,劉子安便當眾宣佈了三條出路,讓這些灶戶自行選擇自己的未來:
一條便是留在魚山鹽池為劉君韜熬製私鹽,為了打消這些灶戶的疑慮,劉子安當眾公佈了劉君韜收購私鹽的價格,那就是每斤十文錢!頓時受到了眾多灶戶的追捧。
一條出路便是舉家遷到魚山集落戶,這些灶戶會得到一些口糧田活命,需要上交朝廷的稅糧也由劉君韜擔下,但是作為交換,這些灶戶的家中要出一名青壯加入魚山集護衛隊。
還有一條出路,便是舉家遷到安山鎮去,這些灶戶沒有口糧田,但是劉君韜會給這些灶戶在鎮上分配一些活計,家中同樣需要出一名青壯加入魚山集護衛隊。
聽完之後,在場的一千多戶灶戶頓時議論紛紛,所有人都開始和家人低聲商議,討論著自家到底要到哪裡討生活。
劉子安見狀並沒有著急催促眾人做出選擇,而是安排護衛隊青壯在魚山鹽池大門口設立登記臺,所有做出選擇的灶戶都要在此進行登記,之後便會被護衛隊青壯帶到一邊等候分配。
沒過多久,這些灶戶便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那些願意留下熬製私鹽的灶戶當場就會被帶進魚山鹽池內進行安頓,想要遷往魚山集和安山鎮的灶戶,則是需要在原地繼續等幾天,待到兩處駐守的護衛隊青壯遷來領人,這些灶戶才能舉家遷走。
一連四天過去了,一千多戶灶戶陸陸續續全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大約有三百多戶灶戶決定留在魚山鹽池,四百五十多戶選擇前往魚山集,剩下的兩百戶灶戶想要遷到安山鎮。
劉子安也是讓護衛隊青壯一一登記,記錄好花名冊備查。
沒過兩天,魚山集和安山鎮先後各自派來了一隊幾十人的青壯,將願意遷走的灶戶全部領走,之後魚山鹽池外面頓時安靜了下來,不復之前的喧囂。
劉君韜在收到了劉子安派人送來的花名冊之後,便命令駐守在安山鎮的張驍軍立即開始徵召青壯的工作,並且限定在十日之內,將徵召的所有青壯送到魚山集接受整訓。
留守在魚山集的高冉同樣開始徵召青壯的工作,準備在十日之內將所有的青壯徵召齊備。
十日之後,高冉經過篩選一共徵召了四百五十名青壯,張驍軍也派人送來了兩百名青壯,再加上劉家的三百五十名俘虜,劉君韜此番一共徵召到了整整一千名新生力量。
在徵召灶戶的這兩個月時間裡,劉君韜還幹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將魚山集內的護衛隊營地進行了全面的擴建,增加了新兵操練所需的一些場地和器械,並且將原本有些雜亂的房屋進行了整體的規劃。
此番,劉君韜眼見新增了一千名青壯,便將自己整理好的一份操練大綱甩給了高冉,讓其按照其中內容對那一千名新徵召的青壯進行操練。
“按照我的這份操練大綱,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這些新來的青壯就能夠操練出來。你要記住,一定要從嚴操練,決不能夠敷衍!”
高冉點頭答道:“練總放心,我一定好好操練這些新人!”
劉君韜看著高冉臉上的笑意,心中可以肯定,在未來兩個月的時間裡,這一千名新徵召來的青壯一定會過得非常“充實”!
這一天,護衛隊營地外,一千名新徵召的精壯漢子正聚集在外面的空地上,在一百多名護衛隊青壯的督促下,有序的排成了五條長隊,按著順序一個一個的作著登記。
“姓名、年紀、家中有誰?”
“是灶戶還是劉家人?”
“可有什麼特長?”
五名套著一身類似鴛鴦戰襖號衣的護衛隊青壯坐在營地門口,排成了一排,如同關隘一般一個一個的盤問排隊走過來的青壯,朝桌子前一個個排隊走來的青壯漢子發問。
雖然這一千名青壯都知道魚山集護衛隊操練辛苦、紀律嚴格,一旦和別的勢力開打還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但是被徵召的所有青壯卻都沒有任何的怨言。
畢竟在徵召的時候,魚山集護衛隊已經提前講明,只要加入護衛隊就會有一份餉銀,自家人也能在魚山集、魚山鹽池和安山鎮掙到一份安穩生計。
就算是哪天自己傷殘、陣亡了,護衛隊也會發下一份優厚的撫卹銀子,並且好生安頓自己的家人,這份待遇甚至都要強過一般的官軍了!誰不願意?
所以,整個招募、登記的過程還算順利,並沒發生什麼意外。所有的青壯也都十分的聽話,生怕自己會被魚山集護衛隊拒之門外。
“劉有財,十九歲,劉家人,沒什麼特長……”
“劉有福,十八歲,也是劉家人,他的弟弟,特長?不會!……”
“常宏道,二十五歲,東平湖的灶戶,見軍爺用過火器算不算?”
“周宗勝,三十三歲,魚山蘆葦蕩的灶戶,特長?我會騎馬。”
“啪嗒”。
一聲聲印有“透過”字樣的印章蓋下,五名負責登記的護衛隊青壯將一名又一名新人的名字登記在冊,並且蓋上印章。然後,便將寫有新人姓名的銘牌吊墜遞了過去,說道:“這是你的身份證明,戴在脖子上留好了!”
劉有福、劉有財兄弟登記完畢走進了護衛隊營地,周宗勝和常宏道二人也是緊緊攥著自己的銘牌,跟著人流湧動的方向走了進來。
幾人進來之後像是發現了什麼新奇事務一般,都是東張西望的四處觀看著,只見一排又一排的房間整齊的在院子裡排列著,顯得整齊劃一,院子中央還有一處廣大的空地,邊上便是石鎖、單槓等各種各樣的新奇器械。
這時,幾人只聽前面有人站在高處大聲喊道:“所有新人注意聽著自己的名字,被喊到的人立即到相應的房間門口報到!”
話音剛落,劉有福、劉有財兄弟便聽到前面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二人不敢怠慢,連忙順著聲音跑了過去,只見每一排房子的牆上都寫有相應的編號,二人急忙挨個找了過去。
待到跟前,兄弟二人只見房間門口有兩名護衛隊青壯正在發放物品,一名青壯發放號衣,一名青壯發放其餘的一些零碎物品。
劉有福仔細一看,只見正在發放的號衣和護衛隊青壯所穿的號衣幾乎是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號衣的右臂上繡著一個“新”字。
看著二人疑惑的表情,發放號衣的護衛隊青壯說道:“只要你們通過了護衛隊的集訓,就可以將右臂上的標記去掉,否則的話,你們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我魚山集護衛隊不要慫人!”
劉有福、劉有財兄弟二人聞言連連點頭稱是,然後各自抱起自己的號衣和其餘東西鑽進了房間裡,好像生怕那兩個護衛隊青壯反悔一般。
“周宗勝!常宏道!乙排丁字房!”
周宗勝和常宏道都是灶戶出身,自從應徵魚山集護衛隊之後,二人便一同搭伴過來,今日二人更是一起登記走了進來。
此時,二人忽然聽到前面喊自己的名字,便急忙搭伴順著聲音跑了過去。
待到近前,一名護衛隊青壯給二人發放了號衣,周宗勝和常宏道接過來一看都是欣喜不已,正要仔細撫摸一番,卻見旁邊另一名護衛隊青壯又遞過來一堆零碎物品。
周宗勝定睛一看,只見那名護衛隊青壯遞過來的零碎物品十分豐富,水壺、綁腿、腰帶、褡褳、兩雙布鞋、藥包等等,都是精工細作的佳品,可以說常人能夠想到的一些零碎,這些東西里面都已經包含了!
周宗勝見了震驚不已,暗道:“我的老天啊!這麼多的東西每個人都有,那得花多少銀子啊!那護衛隊的劉練總難道是有錢沒處花了嗎?”
旁邊的常宏道接過東西也是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小聲對周宗勝說道:“周大哥,就算是朝廷的營兵也不會發這麼多的好東西吧?咱們是不是在做夢啊?”
“你們兩個別嘀嘀咕咕的,快進去!沒有命令不要隨意走動!”
周宗勝和常宏道聞言不敢多說什麼,和劉有福、劉有財兄弟一樣,抱著自己的號衣、東西就跑進了房間,好像擔心護衛隊青壯會將東西收回去一般。
而其餘的新徵召青壯也和劉有福兄弟、周宗勝、常宏道幾人一樣,帶著滿心的好奇走進了護衛隊營地,被一一分配到了各自的房間內。
這天夜裡,劉君韜下令殺豬宰羊大擺筵席,好好款待了這一千名新徵召的青壯,還每人給了一碗酒。
所有青壯都是喜氣洋洋,都對自己加入魚山集護衛隊的決定慶幸不已。
但是眾人沒有想到的是,今晚是眾人過的最後一個好日子。
在高冉所部護衛隊青壯的臉上,都是洋溢著看笑話的表情。
“這些新人好好吃喝吧,等到操練起來之後,你們就知道什麼叫做苦不堪言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