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4章 建材廠的“鐵飯碗”

熱門小說推薦

<!--go-->

琴音參加高考前後,也是農忙時節,山區處處,都是頭頂烈日、腳踩淤泥的農民們忙著收割的忙碌身影。渡槽建設工地卻沒有停工,數以萬計的民工正在自覺地加緊施工。辛獻透過廣播說,農忙時節,工地的人們沒有回家收割自家的水稻,而將滿腔熱忱貢獻給了造福子孫後代的渡槽建設,現在我們離全面完工已經不遠了,但願下一個耕作季節就能將源源不斷的水引向高山,讓老百姓安心地生產生活,儘快實現溫飽。

與此同時,縣裡運往工地的水泥、鋼筋、木板、鐵製工具等等,一大批物資需要管理、調配和合理安排使用。尤其是水泥、土石方和攪拌機的需求量很大,水泥的供給不足,工地聽取民工們的意見,安排一批工人,臨時製造水泥,就地供給工地使用。據說,不但節省了許多費用,還省去運輸和採購成本,效果很好。

不久,辛獻召集縣委在工地召開現場會,討論決定整合零散的各方資源,建立一家建材廠,統一管理水泥生產、材料供應和除錯管理。此舉很快便獲得透過。至於新成立的建材廠廠長人選,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於安。於安原先就是負責工地的指揮排程的,對於各類建材的需求、供應和使用瞭如指掌,成了廠長的不二人選。於是,縣委決定,由於安兼任建材廠廠長。

沒過幾天,建材廠成立儀式在工地簡單而隆重地舉行。辛獻代表縣委致賀詞;於安來不及換衣服,穿著工地上的骯髒服裝發表了簡短的講話,表示一定要管好、運作好新成立的建材廠,讓建材廠成為造福全縣百姓的工廠。新成立的建材廠挑選了一批懂生產、會經營管理的人才當工人和管理幹部。當時工地上的民工,心裡還是挺希望自己能進入建材廠當工人的,因為進了工廠,當了工人,就意味著享受工廠的福利待遇,端上了“鐵飯碗”。即使將來渡槽完工了,也算是國營工廠的工人,許多人趨之若鶩,紛紛找熟人介紹進入建材廠工作。

平時,琴美與於安走得近一些,也沒有人給予太多的關注。而當建材廠成立後要招收工人時,工地的人都注意到,於安所到之處,琴美幾乎都在現場,並且形影不離。一時間,琴美是於安未婚妻的傳言四面八方地傳開了,甚至有人說,想進建材廠,找琴美比找於安本人還管用。

琴美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香餑餑”,站在了新成立的建材廠的風口浪尖。琴音作為琴美的姐姐,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琴奶奶和琴母都不約而同地跟琴音談話。琴奶奶說:“趁著你妹妹與廠長熟,乾脆讓妹妹跟廠長說說,招你進廠做個工人,這輩子都不用愁了。”琴母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琴音聽著家人的勸說,心裡卻默默地祈禱著自己的高考成績,“我不想當工人,我想上大學,但願能考上。”

琴母不辭勞苦,專門到工地找到琴美,讓琴美幫姐姐牽線搭橋,介紹琴音進廠當工人,端個“鐵飯碗”。琴美看著母親那為了趕路而顯得有些凌亂的頭髮,喃喃自語一般地說:“我自己都還不知道能不能進廠呢,哪管得了姐姐。”

“聽說你不是和廠長於安好上了嗎?”琴母急切地問。

琴美輕輕地說:“我只是負責後勤,常常跟著他們跑腿而已。哪有好不好的。”

琴母聽了琴美此言,不免失望起來:“我還以為你真的那麼本事,與廠長好上了呢。沒想到你們,一個個都讓娘擔心的。”

說完,琴母便起身離開。來的時候還是滿懷希望的,但在回家的路上,琴母從原先想讓琴音進廠的急切心理,轉為了對琴美終身大事的擔憂。哎,世事繁亂,剪不斷,理還亂。琴母想到了琴聲、琴音、琴美的不明朗的將來,喃喃自語,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活壓力。

琴音看到琴母那種急切地找琴美想讓自己進建材廠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她想,要進廠當工人的話,我早在經濟特區便進廠了,還用得著現在去進什麼縣裡的建材廠;要是真要進建材廠,我自己不會去找辛獻、於安嗎?用得著拐個彎找琴美嗎?

但是,自從琴母到工地找了琴美,回來後便再也沒有提到讓琴音進廠的事。琴音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進廠肯定是沒戲了。每一天,琴音還是照常做著家務,照常與母親到田園,到菜地務農。而此時的琴音,暗暗地已經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高考的錄取上。

又過了幾天,農忙終於忙完了,琴音回到了她的蕃薯稀粥店。遠遠便看見林前在店裡店外忙活的身影。在她高考和農忙離開的這段時間,林前還真的將豬肉檔搬到店子裡來,又是賣豬肉又是賣蕃薯稀粥的。

琴音來了,林前笑嘻嘻地迎了上來,“哎呀,還是你打下的基礎好呀,這段時間,我賣蕃薯稀粥賺得比賣豬肉還多。”

琴音沒好氣地說:“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適合開飯店,誰讓你在這裡賣豬肉的?”琴音接著說,“原先你說要將豬肉檔搬過來,我還以為你是開玩笑,沒想到你還來真的?”

林前一臉無奈地說:“原先我確實是開玩笑的,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不搬過來,豬肉檔已經做不下去了。”

“豬肉不好賣了?”琴音問道。

林前搖頭,“正因為豬肉好賣,現在沒有關係已經很難在公社的集市裡開檔了。”

琴音疑惑,林前解釋說:“你還記得王志嗎?那小子不得了,沒有接上他老爹的班,近來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那麼多豬肉,把集市上的場子都佔領了,我們原先這邦豬肉佬都被擠出來了。”

原來,王志沒有接班後,聽說豬肉價格放開了,便專營豬肉,他門路多、關係廣,每天都賣出很多豬肉,連周圍麵館、飯店的豬肉,都從他那裡買,別人根本插不上手。

末了,林前還哭喪著臉說:“豬肉的生意是做不下去了。乾脆跟你妹妹說一下,讓她與廠長打個招呼,讓我進廠端吃大鍋飯算了。”

琴音聽取林前的話,十分生氣:“你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壞主意!”緩了一口氣,又罵道:“你的耳朵好長啊,誰告訴你要進廠得跟我妹妹說的?”

“哎,你別明知故問了,這十里八鄉的村子,誰不知道你家琴美就是將來的廠長夫人呀?”林前說著,又看了一眼琴音,本想再說些什麼,當他的目光觸及到琴音那雙比水果刀還銳利的雙眼的時候,話到嘴邊又吞下去了。

“不許你胡說八道,人云亦云。”琴音氣憤地說。

“哦,我知道了,知錯就改,知錯就改。”林前說道。

此時,在渡槽工地那邊,新成立的縣建材廠帖出了招工啟示。要求新進廠的工人,必須是曾經在渡槽工地裡幹過活的,尤其是已經在工地從事建材行業的人員中招收。啟示一出,無可爭議,許多沒有在工地幹活而又想趁機進入工廠端“鐵飯碗”的人,也只好作罷。<!--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