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7章 ? 建設大型渡槽的決策

熱門小說推薦

<!--go-->

辛獻到小山村、大亢村等地調研結束後,跟琴父、琴音握別。戴著那頂草帽,獨自一人,一邊想著建設渡槽的事,一邊走路,想著,走著,不知不覺便回到縣城。

縣裡本來是有一部小汽車的,但動用小汽車會引人關注,興師動眾,也會產生費用。辛獻便想了辦法,獨自一個人“微服私訪”前來調研,不但可以節省費用,而且還能聽到最底層的真實想法和意見。

辛獻的這次調研,琴音、老農,還有琴父,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裡。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三人不就是自己的老師麼?辛獻覺得自己的苦心得到了很好的回報。

辛獻回到縣城,將瞭解的情況和自己的打算,透過電話向地高官鍾貴作了彙報。

辛獻簡單地介紹了縣內幾個公社農田灌溉水源不足的歷史:“這些地方雖然地處幾座大山之間,大約有面積達上百平方公里的盆地,有發源或流經周圍的大小十幾條河流,但由於自然水源分佈不均,解放前水利設施少而簡陋,歷史上便是個典型的苦旱地區,旱澇災害頻繁。”

“解放後不是在當地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麼?”鍾貴問道。

“解放後,當地大辦水利,先後建成了一批引水工程,也修築了一批山塘水庫,但隨著農業的發展,這些小型的引水工程和水庫已經不能滿足當地的灌溉需要了。要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的乾旱問題,必須修建一座滿足農業灌溉的水利設施。”辛獻說。

“經過認真的調研和考證,我認為再建水庫的可能性,以及發揮的作用、效果都是極其有限的。我打算像紅旗渠那樣,建設一條十多公里的渡槽,引水上山。”辛獻補充說。

“引水上山?”鍾貴怔了怔,又從電話那頭,用堅定的語氣說道:“只要是為人民服務的、可行的事情,你就堅定地去做吧。”

停頓了一下,鍾貴補充說,“至於費用,目前……”

還沒等鍾貴說完,辛獻搶話說道:“目前誰都沒有什麼錢,我們自己想辦法。”

鍾貴聽了辛獻的調研彙報後,批示地委各部門都要密切支援和配合臨江縣的水利和渡槽建設,從人力、物力上儘量滿足要求。然後苦笑著自言自語道,老弟呀,能幫的忙,我可幫了,接下來可就看你的了。

辛獻則立即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開會,並立即與相關公社會合,力爭儘快制定方案。在集雨面積和當地年降雨量都不足,遠遠無法達到蓄水要求,更無法滿足灌溉需要的情況下,建設一條大型渡槽,把大江的江水引上山來。這是一個大膽的構想,需要集思廣益收集意見。

幾天後,相關部門都完成了會合並作了調查研究。辛獻讓秘書通知大家集中開會。很快,在辛獻的辦公室,各單位負責人都到齊了,大家圍在一個大茶盤子前,認真聽取各單位、各公社彙報。

還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話,乾旱是實情,但真正要建設渡槽,大家心裡都沒底。

辛獻聽了大家的發言後,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把當地之前原有的幾個小水庫擴建為一箇中型水庫,然後建設一條長約十八公里的渡槽,將大江滔滔不絕的江水引到乾旱的高亢山區。”

各單位的負責人聽完辛獻的打算,同樣是面面相覷。

辛獻打破沉默:“怎麼啦?都不說話?”

有人首先說話:“這得花多少錢呀?這麼大的工程,憑我們縣的財力,一時都不知從何說起。”

也有人發言:“想法是好,如果這個工程能夠實現,將從根本上完全解決全縣乾旱地區的苦旱。但畢竟工程量浩大,人力、物力都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水利方面的專家倒是十分贊成辛獻的想法,並且說道:“如果要動工興建這個大工程,我們水利部門剛剛分配來一名大學生,鬼點子特多,可以派到工地去搞建設。”

參加會議的人員對這麼大的工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一時也沒有討論出什麼結果。大家都將目光轉向了辛獻。辛獻已經習慣了,作為一縣之主,每每繁難危重的事情,最後都會由他作出最終決定的。他舉杯喝了口茶,環顧周圍的每一張臉,然後說道:

“我們國家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這場變革,就是從我們這些最貧困的農村開始的,要儘快解放農村生產力,讓農民儘快擺脫貧困,解決溫飽問題,實現富裕。而我們,我們在座的每一名幹部,正是開啟這個變革時代的英雄人物!”

辛獻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來,他有意地看了看周圍的每一個人,發現每一個人的目光都是堅定的。然後,他緩緩地站立起來,用十分堅定的語氣繼續說道:

“作為開啟變革時代的黨員幹部,遇事不能畏縮不前,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我們都不應該回避。對於建設渡槽這樣的事關千秋萬代的大事,我們更要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臨江換新裝!”

這相當於力排眾議,當場拍板和決策建設渡槽。

財政、農業等部門的負責人疑惑地望著辛獻。辛獻堅定的目光正移向他們:“對於這項事關人民群眾溫飽問題的工程,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於是,建設大水庫和大型渡槽的引水壯舉,就這樣被提到了臨江縣農村和農業發展的重要議程上來。

會議結束後,辛獻馬不停蹄地通知各公社,要在每個生產隊,每個村莊發出建設大型渡槽解決當地灌溉問題的倡議。特別提到,公社的廣播站要迅速透過廣播去動員群眾。

不久,公社廣播站的琴音便收到了通知。她站在縣裡和公社的角度,又結合群眾的普遍想法,以迴應群眾關切的態度精心地設計了一番廣播詞。

人們聽到了琴音那稍顯稚嫩的,而又十分熟悉和親切的聲音:

建設渡槽為了誰?為了我們山區千百萬等待解決溫飽問題的群眾,一句話,為了我們自己。

建設渡槽依靠誰?依靠我們各地各村莊父老鄉親自覺自願參與。

沒有錢怎麼辦?我們窮,但是我們不能窮人志短,不能輩輩窮。不為你自己,就算為了我們的兒子孫子,我們也應該自覺自願參與,自行解決伙食問題。

琴音透過廣播,將大型渡槽建設的可行性、困難、意義和影響,向公社的群眾作了解釋。

琴音廣播說,紅旗渠的成功建設說明,山區人民一定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乾旱和困難,贏得農田水利建設的美好明天,贏得人民生活越過溫飽線的明天。

琴音的廣播,引起轟動。臨江縣要像紅旗渠那樣,建設大型渡槽將大江水引上高山的壯舉,讓山區百姓高興得徹夜難眠。<!--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