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7

熱門小說推薦

,且自己身份特殊容易招人閒言亂語。

斂袖提筆,潤墨書寫——三顧茅廬。

陸禾垂眸看過後,另從筆架上取了一支毛筆——毛遂自薦。

白紙上各作兩行,字型各異的四個大字宛若上下對聯。

棠辭取的是高雅隱士之道,陸禾採的乃質樸庶民之策。

饒是天生心高氣傲的棠辭當下也頗有些覺得自己胡亂揣度人心,她與陸禾至多不過起點相同,方法相似,論人生閱歷還比陸禾少幾個年頭,何德何能就成了指路之人。

略微思索後又在兩行字跡之上補了橫批:人心如面。

“美句好字。”陸禾拍手稱快,提起紙張吹將一番,笑道,“待我回家,定去街上尋個商家好生裝裱,掛在牆頭日夜瞻賞。”

美句棠辭倒是認了,雖是前人的功勞她也不想推辭,可這好字——她指著自己所寫的筆法,秀眉微挑:“好字?”

“如何不是好字?筆力浸潤得當,行跡遊曳昳麗,輪廓若柳扶風。”陸禾生著兩隻梨渦,笑起來的時候有讓人如沐春風之感。

棠辭眼裡噙著幾分冷意,嗤笑一聲似是自嘲:“自我留京以來,你怕是第一個誇讚我筆法字跡的人。”

“為何?先帝自創柳風體,每每遊幸道觀寺廟題名賦詩,為天下文人墨客爭相傳頌效仿。細細想來,你倒是我所見之人中唯一形神兼得者。”

“所見之人?當今世上,還有第二個人用此筆法?”棠辭十分吃驚。

陸禾點頭含笑,眼角眉梢勾著回憶往昔的喜意:“自然,那人是教我讀書習字的先生。”

棠辭因這柳風體三年前會試落第,投入秦延門下後又屢次出言頂撞蒙受責罰。她性子剛烈,旁人越是讓她更改字型減少天子猜忌,她越覺得那字型是她唯一可以寄託哀愁傷痛之物。此刻聽聞果真還有第二個人用此筆法,猶如離群大雁尋到迷路同伴般,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鄭重拱手作揖道:“若是先生日後抵京,務求一聚,聊表謝意。”

陸禾雖不知她作何如此大的反應,也忙施禮道:“應該的,不必言謝。”

坐在不遠處的沈逸將目光從她二人身上收回,淡淡品了口茶。

第5章

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是寒食節,寒食節第三日方是清明節。每逢此二節,京中民眾備置紙錢蠟燭並果品糕點等,或於郊外墳塋陳列祭祀,或就近赴寺廟磕頭禱告。朝中亦設休沐假期,可供官員歸家掃墓,閒暇踏青蹴鞠。

帝京人口眾多,庶民步行則難免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官宦大多騎馬乘轎,車如流水馬如龍。每每將路口、商鋪乃至道觀廟宇圍堵得水洩不通。

惟有京郊一處碧雲寺,可得一方僻靜安寧。

門前灑掃的小沙彌年紀弱小,五感清明。遠遠聽聞勒馬嘶鳴之聲,小跑過去接了韁繩,衝馬上之人笑嘻嘻道:“我就知道你要過來!怎地今天晚了許多?”

棠辭輕巧地從馬背上躍下,在旁靜候小沙彌將馬匹拴好。隨後與他一同拾級而上,這才說道:“東華門讓人堵了,行馬攔著,出不去,繞路來的。”

今晨下過一場小雨,涼意紛紛。小沙彌見她額頭上布了一層細汗,想是來時著急趕路,腳下便快了幾分,納悶道:“時令節氣,順天府休息了不說,百姓也都要出門祭掃,誰擱置的行馬?”

棠辭盯著青石板上的紋路,似笑非笑道:“武安侯攜家帶眷,於郊外祭奠先人。許是金山銀山壘得太高,運不出去了罷。”

武安侯不是別人,正是戶部尚書韓儒,早年曾在徐州舊齊王府上任王府長史。

小沙彌垂髫孩童之際便入了佛門,六根雖尚未清淨,然對於時政朝事知之甚少。打著哈哈將這個話題繞了過去,一路鬧著棠辭與他說說京中的繁華熱鬧,棠辭知無不言。

直至穿過前殿,來到後院,小沙彌方收起頑皮模樣,施禮告退。

院門口立著兩個甲冑兵士,腰佩金刀。

掃了棠辭一眼,檢查了她手中所提食盒,這才不耐地放行。

院中菩提樹下,老婦人彎腰汲水,拎著水桶一路蕩蕩灑灑,晃落散亂的水漬。她腰背佝僂,三兩步必得停停歇歇,扶膝喘氣,抬頭抹汗,再睜開眼卻見水桶已被他人提了去。

“誒誒——”老婦人追上前去攔阻,“棠公子,這是粗重活計,讓我來!”

棠辭一手拎著水桶,一手提著食盒,輕鬆笑道:“春華姑姑,我是年輕人,無礙的。”

春華搶了幾次,搶不過來,眼看著就要到了廚房,終究收回執拗的心思,接過食盒,不好意思道:“你年年清明都過來,夫人看見你便十分歡喜了,並不需要你花錢買這些,下次莫要破費了。”

推開廚房木門,灶火旁立著一名中年婦人,盤著簡約的髮髻只以木釵裝束,衣衫亦是尋常顏色款式。舉手投足間卻生出與青燈古廟格格不入的雍容姿態,她正舉著木勺輕啜湯汁,袖口收斂漏出右手,分明看見其中小指缺失。

聽聞聲響,她方放下木勺,款款走來,溫和笑說:“你來了,午飯用過不曾?炊熟日還給你留著幾隻子推燕1,熱熱便能吃了,要嚐嚐麼?”

不加描摹的眉目不似自己年幼時眷戀依靠的穠麗華貴,卻添幾分平易近人煙火氣息,聲音語調也一如往昔親切柔軟,棠辭的心更融了幾分,微揚起頭狠狠逼迫自己不去盯著她的右手看。多虧這幾年來已養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偽裝本事,少頃,捂著肚子蹙眉輕笑道:“今晨吃了一個包子並一碗粥,您不說還好,一說肚子便餓了。”

靜慈囑咐了春華些許小事,遂攬過棠辭向隔間走去,說話間皆是長輩口吻。

春華前幾年也曾默默感慨過,夫人自搬到這碧雲寺以來,性情大變,已很難對外人敞開心扉,親暱對待。偏偏三年前闖入個未及弱冠的少年,不出幾日功夫,夫人竟百般呵護於她,關心仕途並勸說她拜吏部尚書為師。後來春華也日漸想通了,只因連她自己也覺得與棠辭似曾相識,很合得來。

“今年春闈,可遂願了?”靜慈倒了杯清茶遞與棠辭,早前瞧她今日衣著便猜出她必已及第為官。

棠辭吃著面饃,眼睛裡噙滿知足,點頭道:“得虧靜慈師父您日夜為我燒香拜佛,可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