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
怡妃溫溫一笑,“你們馬上就要成親了,我這做母妃的還沒見過呢”。
赫連端硯笑,“兒臣不日便會娶她進門,到時母妃便可以見到了”。
怡妃看著她,“硯兒是擔心母妃會為難於她?”。
“怎麼會”,赫連端硯連忙否認,“兒臣只是擔心會惹母妃不高興”。
“丞相千金可是出了名的知書達禮”,怡妃看著赫連端硯,“你就放心吧,而且,你皇祖母也想見見”。
玉音看著自打靜怡宮回來就一直站在庭院裡的赫連端硯,緩緩走了過去。
“爺不必如此擔憂”
過了一會兒,才聽見赫連端硯幽幽的聲音,“玉音,我做錯了嗎?”。
玉音微微側頭,看著赫連端硯俊美的側臉。
“隨心而為,無謂對錯,這是爺曾經說過的”
赫連端硯看了她一眼,“玉音有話要問”。
遲疑了一下,玉音還是開口了,“玉音看得出來,爺愛桑小姐,爺想護著她,爺不怕她恨你,只怕她以後不能幸福”。
赫連端硯沒有讓人去丞相府宣皇太后懿旨,而是親自去到了丞相府接桑清漪。
楊初語進了桑清漪的閨房,赫連端硯則在門外等著。
大約過了半盞茶的時間,桑清漪才從房裡出來。
赫連端硯抬頭,恰好與桑清漪四目相對,一個眼中含笑,一個眸若死水。
楊初語一直牽著桑清漪冰涼的手,把她送進了轎子裡。
赫連端硯隨即躍上馬背,往皇城大門而去。
“孫兒拜見皇祖母,皇祖母千歲”
赫連端硯剛欲跪下,皇太后便先道
“在皇祖母面前就不要多禮了”
“孫兒謝過皇祖母”
赫連端硯轉而看向了身後還跪著的桑清漪,而後就聽到皇太后問
“你就是我孫媳婦兒?”
“民女拜見太后,太后千歲千歲”
“孫媳,你也不用多禮”,皇太后轉而看著赫連端硯,“硯兒,你就讓你媳婦兒這麼跪著?”。
赫連端硯隨即伸出手欲扶起桑清漪,卻被她躲開了。
“來,孫媳,過來皇祖母這邊坐”
皇太后拍拍身邊的軟墊,桑清漪卻猶豫著並未上前。
“快過來”
皇太后招了招手,桑清漪只好走過去。
“快坐下啊”
桑清漪這邊剛坐下,就被皇太后抓住了左手,桑清漪本能的想躲,奈何皇太后已經先一步握緊了。
“來,嚐嚐這個,這個味道極好”
皇太后拿起一塊糕點遞給桑清漪,桑清漪伸手接過。
“哀家跟你說,宮裡的御廚都做不出這個味道,這還是硯兒從宮外給哀家帶回來的呢”,皇太后獻寶似得道。
桑清漪低頭看了一眼手裡的糕點,卻沒有下口的意思,坐在對面的赫連端硯一眼就明白了,因為是她買的。
“快嚐嚐看啊”
皇太后一臉期待的盯著桑清漪,桑清漪只好象徵性的咬了一小口,入口時微有苦澀之味,但細細品位之下卻是滿口的清香,耐人回味。
“怎麼樣?味道甚好吧,回頭哀家讓硯兒給你買”
皇太后說著看了一眼赫連端硯,赫連端硯溫和的笑了笑。
“這糕點就跟人一樣,伊始你可能並不太喜歡,可一旦相處久了,你就會發現她的可貴之處”
桑清漪明白太后話中深意,卻並未做何反應。
“看看,出落得如此水靈,快跟哀家說說,你平日裡都是怎麼保養的”
“太后容顏如玉,豈是”
“孫媳,你這話可是明顯在恭維哀家,哀家可不樂意聽”,皇太后裝作一副生氣的樣子。
“民女失言,還請太后娘娘恕罪”
桑清漪作勢就要跪下,不料太后倒先崩不住了,突然笑出了聲。
“哀家逗你呢,快坐下”
赫連端硯看著桑清漪略顯無措的表情,嘴角忍不住染上一抹笑意,她早就料到會如此,她這位皇祖母可是出了名的讓人措手不及。
“哀家看你實在是太過於瘦弱了,回頭硯兒把你娶進門之後,我讓她給你好好補補,這樣日後才能給我生一個大胖重孫子”
太后說的起勁,桑清漪卻皺起了眉,眉眼間盡是不悅之色,赫連端硯看得一清二楚。
“來,再吃一個”
桑清漪看著皇太后又一次遞過來的糕點,“謝太后,民女”。
“怎麼還稱呼哀家太后,你該和硯兒一樣,稱呼哀家皇祖母!”
赫連端硯眼看著桑清漪貝齒緊咬下唇,知她已經忍了許久,便玩笑著對太后道
“皇祖母怎得比孫兒還著急呢”
太后先是看了一眼桑清漪,而後又看向赫連端硯
“從今往後你是任重道遠,若是辦不到哀家讓你好看”
“孫媳,哀家偷偷告訴你一件事”
太后說著瞪了赫連端硯一眼,赫連端硯低頭摸了摸鼻尖,沒說話,緊接著就聽到太后開口
“哀家最近在學做這糕點,哀家覺得自己要比那些御廚聰明多了,你跟哀家去嚐嚐,看看哀家做的怎麼樣”
太后說著拉著桑清漪起身就走,桑清漪還沒反應過來呢。
赫連端硯看著實在是無奈,“皇祖母,一會兒母妃和靜妃娘娘還會過來”。
太后回過頭,嫌棄的看著赫連端硯
“你母妃她們太嘮叨,孫媳肯定也不喜歡”
話落,也不管赫連端硯什麼反應,拉著桑清漪就走了。
赫連端硯瞬間有種石化的感覺,這哪像一國的太后啊!不過赫連端硯看得出來,皇祖母是真的很喜歡桑清漪,縱然是知曉桑清漪並不喜歡她的這個皇孫。
當朝太后上官梓伊,思維跳脫,個性率真,嗜吃,也喜研究製作糕點和菜餚,眾皇孫中最是寵愛赫連端硯,宣德帝對赫連端硯的寵愛也多半緣於此。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出了一些事情,一度想放棄寫文,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回來。
人生一世,所愛之人健康平安,就是幸福。
好好珍惜,謝謝大家~
☆、第十章
延國235年,延國十一皇子與當朝丞相之女大婚,婚禮一切事宜按太子尊位操辦。
聖旨一下,舉國沸騰,紛紛揣測懸空已久的太子之位必屬聖寵日深的十一皇子。
帝都金陵城內人心攢動,滿朝文武大臣競相揣摩聖意,而一眾皇子也開始蠢蠢欲動。
大婚前夕,帝都城內卻是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都蓄勢待發。
大婚當日,赫連端硯寅時就被叫醒了,而後開始洗漱更衣,寅時剛過,赫連端硯就已穿戴妥當,感覺屋中有些憋悶,便走到了園子裡。
木蘭花下,馥雅的芳香縈繞,赫連端硯站在樹下,微抬頭,仰望著滿樹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