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卷 試手備禦建華夏 第九章 國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為了和國際接軌,清代傳統的插孔雀毛式的官帽也都廢棄不用了,根據“華夏共和國”的典制規定,軍裝制服採用的都是西式帶簷的軍帽,以金線裝飾,帽徽則為盤龍華表國徽,比清朝的那些涼帽暖帽頂子看上去要精神多了。

為什麼要採用西方軍服的式樣,其實也都是孫綱的“創意”。

他的目的,是為了要藉此提高軍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改變中國傳統的“重文輕武”的觀念。

中國由於處於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的時間太長了,由宋代開始,形成了特有的“重文輕武”的思想觀念,究其原因,無怪乎皇帝怕手下的軍人武將造反,危及皇權而已。

這種“重文輕武”的思想被宋以後的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所“繼承”,到了清代晚期,所產生的嚴重後果,已經在歷次對外戰爭中得到證明了。

曾經有外國人評價過說:“中華帝國之所以一直能夠持續到今日,並非是由於任何先進的軍事技術;相反的,以它掌握的疆域和資源來說,在大多數時間中,它在戰爭中的表現都是虛弱無力的。”雖然說的不一定完全對,但這個“重文輕武”觀念造成的惡劣影響卻是毫無疑問的。

孫綱在給政務院的建議中引經據典的說:“……西國仕途,武重於文。蓋能武者必能文,而能文者未必能武;合文於武。故第以武名而武重矣……中國初設水師,官員多居武職,以其職掌武事故也。夫因其職掌武事而授以武職可也,授以武職而令文武兼全之才士同於引重挽強之粗人,則萬不可也。中國重文輕武之風,積重難返,凡居武職者。不復問其才學者何,即睥睨而不屑為伍。甚有數年充當管駕之員,一二語與長官齟齬而立受撲責,反不如從九之未入班者,此習俗使其然也……前甲午、丁酉、己亥諸役,官民聞有寇至,皆震駭失色,莫以為計;每聞前線兵覆。皆痛哭流淚不止,以為國家將亡;而勝報傳來,則歡呼雀躍,奔走相告,犧牲之海陸將士,莫不尊崇有加,此情勢使然也……今莫不若以軍服之莊嚴威肅求醒民眾,使我民得識文武皆為國之重務。不可偏廢之,則我民尚武之風可復,而民氣亦當得振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