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瞭解明代內閣權力的變化,以及由此引發的與六部之首吏部的權力鬥爭,就不能認識到萬曆二十一年的政治鬥爭實際上是“閣部之爭”的體現。
也就無法理解顧憲成與他的同僚們為何前仆後繼地一再與內閣作對,只能解釋為顧憲成這個“幕後黑手”操縱他的上司。
不瞭解內閣與科道利用與反利用的博弈,就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閣臣與言路遂成水火”的局面。
只能把言官視為一群瘋子或表演型人格障礙患者。
不瞭解吏部各司的職掌和內閣閣臣的具體流程,就不能理解五品郎中何以能夠與皇帝過招。
只能歸結為深不可測的能量。
不瞭解京察制度的諸多成例和閣臣“徇庇以撓察典”的泛濫,就不會理解京察制度的崩壞和淪為戰場。
只能把圍繞京察的鬥爭視為公報私仇、黨同伐異。
不瞭解嫡長子繼承製對古代王朝政治穩定的重大作用和時人觀念對此的重視,就會把立太子視為“皇帝家事”。
而把“爭國本”視為爭權奪利的幌子,甚至對皇帝報以同情。
不瞭解東林書院的規章制度,就會把講學理解為“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把書院想象成一個反政府勢力的基地,甚至腦補出“號令周邊各縣”的場景。
不瞭解東林學派在學術史上的地位,不瞭解東林學派“經世致用”的主張,就會把東林書院的影響力歸結為鄉黨勢力和朝廷重臣的支援,把東林黨人想象為只會嘴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