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2-10-10 08:47:45

中國明代的軍事體制(下)

4.募兵

明代募兵制的出現與衛所廢馳、軍隊嚴重缺員有直接關係。因此,隨著衛所制的敗壞,明政府只得以募兵和徵兵為補充。

募兵制大約出現在正統末年。當時明王朝經歷了土木堡之變,京軍主力基本喪失,各省勤王兵不能馬上到京師。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派員四處募兵。所募士兵多為各地民壯。招募時講定,事畢後散去,但5年後仍在軍中訓練。這部分被招民壯便成了募兵。募兵從軍後,政府按月發餉,一切聽命於政府。

募兵無論平時戰時,只要未退役,就不得離開軍隊。募兵的物件十分寬泛,有各種形式的民間武裝組織、失業農民、城市遊民、農民、礦工、手工業者等等。

募兵制盛行於嘉靖年間。這一時期,沿海邊防鬆弛,倭寇猖獗,人們對衛軍的無能極其不滿。於是沿海將帥紛紛募兵訓練,以期練成精兵抗敵。有明一代,募兵著名且卓有成效者為戚繼光。戚繼光看到衛所軍士已無戰鬥力可言,調來的軍士也缺乏訓練,戰鬥力亦不強。在這種情況下,他自己招募了一支軍隊—戚家軍。他先後在金華、義烏等地招募士兵,並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招募、選拔、軍律、遣撤、教練制度,對後來清代兵制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他在《紀效新書.原選兵》中詳細敘述了自己選兵用人的標準,不用那些市井油滑之人,而用鄉野之人中的身體強壯者。在這種用人標準的基礎之上,他加以嚴格訓練,終於形成了戰鬥力極強的戚家軍。大致在同時,台州知府譚綸在浙東招募良家子弟,組成了一支戰鬥力很強的軍隊。抗倭名將俞大猷也組織了一支俞家軍。上述募兵制卓有成效,這些招募而來的精兵艱苦奮戰,肅清了倭寇,完成了衛所軍所不能完成的任務。募兵制逐漸盛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