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藝術眼光也不是道德眼光。道德有新舊之分,舊道德中那些割股療親、夫死盡節之類行為固然因為刺痛了藝術眼光對具體生命狀態的敏感而早已與藝術無緣,新道德否定這一切,卻也因為成了一種籠而統之的新概念而離開了具體生命,同樣與藝術眼光擦肩而過。藝術眼光並不關心道德本身,而是關心在各種道德規範下蠕動的生靈。它因生靈,才返觀道德。
這也是藝術學既不成為歷史學、政治學奴僕,也不成為倫理學奴僕的立場。
更重要的是,人世間最重大的生命悲歡,任何道德規範都管轄不了,也解釋不了。
《紅樓夢》中作為賈府最高統治者的賈母破壞了賈寶玉、林黛玉的戀愛關係,我們就不能用簡單的人性評判和道德評判的眼光來裁斷。賈母真愛賈寶玉,她疼愛林黛玉也不是虛情假意。她很寬容,甚至很開通。她的至高地位使她沒有必要兩面三刀地傷害自己懷裡的孩子。但是,出於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考慮,出於種種溶化在她人格中的自然選擇,她只能讓賈寶玉和林黛玉分開。於是,這個戀愛悲劇也就包含了更深厚的無奈必然。如果賈母只是出於一種道德上的惡的意向而拆散了寶、黛,那人們只會惋惜他們不幸遇上了一個惡老太。惡老太畢竟不是處處有、時時在的,因而這種不幸帶著顯而易見的偶然性。這種不幸體現在藝術作品中可以激起讀者無限的憤怒和憐憫,但靜心一想,既然一切都可歸因於個人,歸因於偶然,這畢竟是一種可能避免的不幸。《紅樓夢》提供了一個時時真誠地呼喚著心啊肉啊的慈祥老太太,她一心要給兒孫們創造幸福,但又無可置疑地作出了她的自然選擇。這樣,與寶、黛過不去的,只是一種宏大無比的社會必然性。讀其他戀愛悲劇,人們常常會遐想戀愛主人公在遭遇上的其他多種可能,但讀《紅樓夢》則不會,一切只能如此,既那麼偶然又那麼必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