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所到之處,殺貪官除汙吏,賑濟百姓。“所向州縣,開門延納,傳檄所至,無復完壘。”義軍聲討官府的檔案每到一地,百姓都大開城門請他們進去。官軍一戰即潰,只能投降。
李順在成都西郭門失利後,轉而攻克漢州(今四川廣漢)、彭州。另一路義軍在張餘的指揮下,接連攻陷永康軍(今四川都江堰)、雙流、溫江、郫縣。兩路義軍對成都形成了包圍之勢,起義軍的隊伍也迅速發展至十多萬人。
樊知古雖然精明能幹,然而不能平息百姓叛亂,太宗很不滿意,詔令梓州知州、右諫議大夫張雍取代樊知古為西川轉運使,將成都知府吳元載革職,派郭載代之。
樊知古與都巡檢使郭延濬、知府郭載等,一邊加強成都府的防禦,一邊讓梓、遂十二州都巡檢使盧斌也自梓州(今四川三臺)率兵赴援成都。
淳化五年(994)正月,起義軍猛攻成都。新的轉運使張雍還沒到,樊知古見成都不保,遂與郭載及屬官,放棄成都,連夜逃往東川,盧斌退回梓州。
十六日,起義軍攻克成都府。
李順在眾人的一致擁護下,建立“大蜀國”,自稱大蜀王,年號應運。
以吳蘊為中書令,計詞、吳文賞為樞密使,重要首領張餘、衛進、李俊、徐師中、吳利涉等都一一封賞。地方上設刺史、知州,初步建立一套行政機構。
大蜀國的國策依然是“均貧富”,對於城內的地主豪紳,李順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將他們的財物和糧食做出詳細的統計,留下生活必須的錢糧,多餘的一律充公,將其分給窮苦百姓。李順還發動群眾舉報並挖掘富豪私藏的不義之財,或充實國庫,或賑濟貧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