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教育部和內閣按照韋珣的要求指定的雙一流院校計劃書中,要求在全國成立若干所世界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
這個大學的成立自然不是燕京在紙上對著一個個大學圈圈劃劃確定的,而是需要各個大學在數年的人才培養上競爭,最後角逐。
雙一流院校計劃書對各省、各地區正在組建中的大學在自1912年之後的財政撥款相同金額,允許他們自行延攬華夏的留學生和自行選送學生到外國留學。
然後以八年為一個考核期,對各大學的高等教育成績做出評定,擇選成績最好的五十所大學,在同等數量的撥款之外,傾向性撥款給教育成果最好的大學。
固步自封,以為拿到一次雙一流就可以高枕無憂?
那是不可能的。
研究生、博士生數量,學術成就,科研突破都是雙一流院校計劃的大學考核標準。
而在這個競爭之中,對華夏的民辦大學也批准了他們參與競爭。
像是華夏後世的公辦某華大學,位於燕京卻總是讓幾百萬高中生中的佼佼者屢屢出國不歸,這是韋珣不想看到的情況。
堂堂最高學府之一,京畿之內,集一國學子之精華,國家之師資財力,將學子培養成材,最後卻是為競爭對手做嫁衣。
想想都讓韋珣不痛快。
而且那種出國不歸的思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甚至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一種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似乎以“出國最好“為風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