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1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後世人給科舉打上了“束縛思想”、“僵化”、“落後”等等標籤,豈不知現代國家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文官政治、考試選官和民主選舉,除了最後一項來自古希臘,前兩項都是炎黃子孫對人類政治文明的傑出貢獻。

當歐洲還在中世紀封建制度之下,從國王、公爵一直到騎士層層分封,保加利亞貴族會從一數到數字七就沾沾自喜;當阿拉伯帝國哈里發大搞*****神棍和狂信徒充當國家大臣的時候,中華的科舉考試無疑是最先進的選任制度。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英雄不論出身,只要學識高能力強就能透過這一體系向上流動,相對同時代的歐洲和阿拉伯世界,無疑這是一個富有活力的先進制度。

只是後來的明清,尤其是後者那個通古斯野豬皮竊據神州之後大搞文字獄的年代,僵化的八股文才像死魂靈一樣佔據了科舉制度的外殼,成為束縛思想的桎梏。

唐朝有秀才、明經、開元禮、三傳、史科、進士、明法、算學、書學等科,尤重詩賦;宋朝重策論;而大漢開文藝、技工、軍事、經義、歷史、算學等科,各科並重,並不專以詩賦或者經史為重,便是藉著科舉制度的外殼,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這套制度已在中原地區行之有效,而尤其受到讀書人的歡迎,就連某些保守的舊儒門徒也無話可說,原因很簡單:

以前大宋朝只有進士科和武舉,也就是文武二途,還是幾年一次(南宋末期受戰爭影響不固定),現在大漢新徵服地區龐大,政權機構又破天荒下派到了鄉鎮一級,官員的缺口很大,於是開了七八門科舉,每一科都可以考進士,還每一年都考,甚而恩科特科頻繁,一次就要考出七八個狀元幾百個進士外加舉人秀才無數,豈不是機會多多人人有份?讀書人都盛讚楚風皇恩浩蕩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