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元雜劇的高度繁榮,大概延續了一個世紀。從十四世紀初年開始,元雜劇已漸漸顯現出一些疲衰之色。至十四世紀四十年代以後,景象更是不濟,入明之後,熱鬧了一陣,但在根本上已失去維持之力。
元雜劇在走向衰落的過程中,比較象樣子的劇作家和劇目還是可以舉出一些來的,如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和《王粲登樓》、宮天挺的《范張雞黍》、秦簡夫的《東堂老》、喬吉的《兩世姻緣》等,都可以在中國戲劇文化史中留下名字。其中象《倩女離魂》這樣的劇目即便比之於黃金時代的那批傑作也並不遜色。但總的說來,元雜劇的風華年月已經過去,它已經不能成為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了。
衰落的原因何在呢?
一個比較容易看得到的原因是北藝南遷,水土不服
。一切美學現象都不可能全然擺脫地域的限定性,特別是戲曲所依附的音樂,更是明顯地滲透著特定地域的風土人情、社會格調。明人王驥德曾經憑藉著他人的論述,說明過南曲和北曲的差別,以及構成這種差別的深刻歷史淵源。他認為,雜劇和南戲各有自己的音樂淵源,雜劇中不論雅俗,大致屬“北音”系列,而南戲則屬於“南音”系列。他彙集了以下這些論述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以辭而論,則宋胡翰所謂:晉之東,其辭變為南北,南音多豔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