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5

熱門小說推薦

罷了。畢竟大姨和大姨夫的工作也並不算高薪——大姨也在鐵路上班,大姨夫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年紀大了幹不動了,就成了給領導開車的臨時工司機,有時候一天兩趟、四趟接送領導,有時候好幾天領導都不用車,工資雖然低,但勝在輕鬆清閒。

舒宜現在也想不明白大姨家為什麼經濟條件先人一步,難道是炒股賺了錢?

舒宜坐在媽媽的腳踏車後座上,問道,“媽,大姨的工資和你差不多吧?”

舒宜媽媽嗯了一聲,“差不多。”

舒宜繼續問道,“那大姨夫呢?大姨夫開出租車一個月能賺多少啊?”

舒宜媽媽以前很少在女兒面前提錢的事情,總覺得女兒還小,聽不懂這些,更不必操心這些。但是最近,舒宜媽媽覺得女兒突然間成熟了,好像什麼都懂了。

舒宜媽媽不再擔心女兒嘴巴不嚴,在外面亂說大姨家的經濟狀況,於是就告訴了舒宜,“你大姨夫開出租賺錢多得很。”

“幾年以前,萬元戶還特別少呢,你大姨夫就東拼西湊,花七萬五買了輛黃色夏利,那時候買車要出租司機自己掏錢。連車帶出租牌照,一共七萬五。”

“那時候計程車有兩種,舊的是黃色麵包車,叫面的,新的是夏利車。當時夏利屬於高階車,比面的安全,車裡面也比面的舒服乾淨,人們生活也比以前富裕點了,都願意打夏利車。”

“前兩年,我一個月賺八百塊的時候,你姨夫一個月能賺八千!一個月賺的能頂我一年!”

“要不然為什麼計程車司機是人人羨慕的工作呢?賺錢真多啊!收入也穩定!家裡有輛車多體面啊,自己家有點什麼事兒用著也方便。不過很多人買不起出租車,也吃不了那個苦。”

舒宜驚愕地瞪大眼睛,計程車司機竟然有賺錢那麼多的時候嗎?

舒宜媽媽繼續說道,“現在你大了,這些我可以告訴你,但你不能出去亂說啊。”

“前兩年你大姨和我說過,你大姨夫一個月收入能有一萬多,每個月要給公司交一千八的管理費,每天加四十塊錢的油就夠了。每個月自己淨賺,能有七八千。”

“但也是真辛苦,你大姨夫買車欠了不少債,每天開車十四五個小時,冬天冷得不行,夏天又熱死。”

舒宜納悶地問道,“怎麼不開空調啊?為了省油嗎?”

舒宜媽媽奇怪地說道,“夏利車裡哪兒有空調啊?”

舒宜吐吐舌頭,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將話題岔過去,說道,“那大姨夫是真的辛苦。”

舒宜媽媽說道,“可不是麼,你大姨夫是真能吃苦,現在買車的債也還清了,每個月還能賺不少錢。但你大姨也經常和我說,每次你大姨夫開車回家晚了,她在家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你大姨夫晚上在外面遇到點什麼事兒。”

舒宜頓時想起種種社會新聞,二三十年後的網約車時代是乘客不安全,二三十年前的計程車時代是司機不安全。

現在開出租車都是路邊招手即停,司機沒辦法選擇客人,車裡又有大量現金,遇到搶劫犯或者突然間起了歹心的客人,晚上指定要去某個偏僻地方,然後在路上殺人搶錢……這樣的新聞舒宜都看到過很多。

舒宜發自內心地感慨道,“賺錢真的難啊——”

舒宜對媽媽說道,“那得讓大姨好好叮囑大姨夫,晚上就不要開車去偏僻的地方了,給再多錢也不要去,晚上也別開車到太晚。賺錢雖然重要,但命最重要啊。”

千萬別像上輩子的她一樣……

舒宜媽媽聽到舒宜小大人一樣地感慨賺錢難,忍不住笑了,“你小小年紀,哪裡知道賺錢有多難呢?現在聽著就覺得難了,以後真正做起來,比你想象地可要難多了。”

“媽看你最近學習挺有勁頭的,加油保持住。現在讀書的時候多努力一點,以後賺錢的時候就輕鬆一點。要是沒學歷也沒一技之長,你根本不知道那樣賺錢有多難。”

舒宜:……她知道qaq

她非常清楚qaq

關於大姨家現在為什麼這麼有錢的疑惑,媽媽已經為舒宜解開了,但舒宜更想知道的是,自己家現在的經濟狀況。

既然聊到了這個話題,舒宜就趁機問道,“媽,那咱家現在有多少存款啊?”

舒宜媽媽左看右看,確定周圍沒有人,才扭過頭來,壓低聲音對舒宜說道,“六千!”

舒宜:???

六千塊錢而已,至於這樣神神秘秘地怕人聽見嗎?

上一代的月光族……她媽應該就是了!

23、第23章

舒宜從媽媽的語氣中能感受到, 媽媽是發自內心地認為, 六千塊錢存款已經不少了。

舒宜仔細想想,雖然六千塊的存款還不到媽媽現在一年的工資,但媽媽的工資也是這幾年才從一個月五百塊、六百塊、七百塊、八百塊……這樣慢慢漲上來的。

在舒宜的印象中,她從小在吃上穿上沒有受過任何委屈, 甚至在同學間屬於中等偏上的……肯德基、必勝客、新衣服、新書包……身邊同學們有的她都有,有些身邊同學們沒有的, 她也有。

媽媽在能力範圍內儘量給她最好的,沒有讓她因為單親家庭的緣故受過一點委屈。

在這種情況下,媽媽還能存下六千塊錢, 已經非常難得了。

六千塊的存款……按照如今的物價水平, 買房買車買電腦是不用想了,但是吃飯穿衣、看個小病、應個小急, 也沒有什麼問題。

九十年代末和兩千年初,大部分人們都還沒有買商品房的意識, 獲得房子的主要途徑是靠單位分配——少部分有能力也有運氣的,年輕時就能分到一套房子, 大部分普通平庸的職工則要熬資歷, 熬到四五十歲快退休的年紀, 也能分到一套。

舒宜和媽媽住的這套房子, 也不是單位分給舒宜媽媽的, 而是姥姥姥爺在世的時候,單位分給姥姥姥爺的。後來姥姥姥爺過世之後,舒宜媽媽離婚帶著孩子沒地方住, 大姨和小舅就主動說不要姥姥姥爺的房子,把房子留給了舒宜媽媽。

舒宜和現在大部分還沒有買房意識的人不一樣,她知道千禧年是個坎兒,過了千禧年之後,花錢購買商品房開始代替單位分房,漸漸成為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