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4

熱門小說推薦

是每次見面, 表姐給舒宜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她覺得表姐一直都是那樣的人——聰明、漂亮、懶散、隨性——並不曾變過。

舒宜記得表姐初一的時候,那時候表姐還總是考全班第一, 表姐就指點過她怎樣偷看電視不會被發現,“你計算著你媽回家的時間,提前把電視關掉,然後用溼毛巾貼在電視後面,幫電視降溫,在你媽回來的時候,裝作在寫作業就行了,我經常這樣幹!”

舒宜那時候聽到表姐的指點,非常震驚,也從那時開始知道,原來表姐和媽媽口中形容的、大姨口中形容的樣子,是不一樣的。

表姐小時候一直成績好,是因為聰明,而不是勤奮好學。

後來她越是留心,就越是發現身邊的親戚們根本不瞭解表姐。

表姐在一些方面非常懶,但在一些方面也很有毅力。比如說跳舞,比如說……舒宜不知道表姐從哪裡聽說,每天戳自己的嘴角,就能戳出來一對梨渦,然後堅持戳了好幾年,才憤怒地發現這個說法是騙人的!

舒宜知道這件事的時候,笑得肚子疼了好幾天。

至於身邊的許多人……對錶姐的評價為什麼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舒宜上輩子小時候不明白,現在明白了。

舒宜媽媽和大姨終於從廚房裡聊完天出來了。舒宜大姨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對兩人說道,“你們回去吧,也不早了。”

大姨看了一眼舒宜,“復讀機你挑好了?知道哪個好用了?”

舒宜說道,“兩個都好用。有一個復讀機就是磁頭有點髒了,復讀機用久了磁頭就容易髒,就會有雜音、聲音小、聲音失真。我用棉籤蘸著酒精,把磁頭擦了擦就好了。”

“我把前頭買的那個復讀機借走,後面買的那個復讀機留給姍姍姐假期回家的時候用。”

舒宜剛才拿磁帶的時候,看到書架上整整兩格都放滿了磁帶,王菲、陳奕迅、張學友……顯然這些磁帶都是珊珊表姐買的,沒準珊珊表姐聽歌的時候還能用得到復讀機。

這樣她把先前買的那個復讀機借回家,後面買的那個復讀機留給表姐,也不耽誤表姐聽歌。

……同樣都是99年,為什麼表姐聽的是王菲陳奕迅張學友,她聽的就是《有一個姑娘》。

大姨聽到舒宜只是用酒精擦了擦磁頭,就把復讀機修好了,頓時臉色一黑。

“舒宜都知道的事兒!珊珊能不知道嗎?珊珊肯定是嫌棄第一個復讀機不好看!第一個復讀機是她爸給她買回來的,買回來就說不喜歡那個顏色。肯定是故意不說,想借著這個機會買第二個的!”

舒宜連忙說道,“不不不大姨,我這也是聽別人說了才知道的,表姐應該是真的不知道。”

舒宜感覺自己不能讓表姐背上這個鍋,畢竟她掌握的生活小技巧,應該真的比表姐多!

但是大姨依舊不太相信的樣子,“你別幫她說好話!舒宜現在真是長大懂事了,不像珊珊,讓我和她爸操碎了心。”

“就好比這復讀機,珊珊買的時候,也不便宜呢,結果因為顏色不喜歡,非得再買一個,一點都不體諒我和她爸掙錢辛苦……”

舒宜覺得珊珊表姐真的未必知道酒精棉擦磁頭的事情!她生怕大姨因為一個誤會而生氣,連忙勸道,“珊珊姐肯定是知道家裡買的起才買的,如果家裡要為買個復讀機而省吃儉用的話,珊珊姐肯定不會買。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爸媽有錢的時候,適當花點爸媽的錢不算什麼。珊珊姐現在還在讀書,以後工作掙錢了,肯定也會很捨得給大姨大姨夫花錢的。”

舒宜說的是事實,上輩子方珊珊工作之後,為爸媽花錢一點也不手軟。表姐和表姐夫對大姨和大姨夫都很好,兩人直接承包了大姨的貴婦護膚品、大姨夫的茶葉手串、各種新興電器……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不年不節,都又買禮物又給紅包……大姨和大姨夫成為了親戚之中最受羨慕的物件。

大姨聽到舒宜的話,臉色果然一下子和緩了,嘴角浮現出幾絲笑意,“你姐對我和你姨夫是真親,現在她去在外面上學,還天天惦記家裡,天天和我們說別凍著別熱著,簡直一個小操心。”

但大姨還是說道,“不過就她!以後能賺到什麼錢?自己賺的夠自己花,我和你姨夫就高興死了!”

舒宜一臉認真地對大姨說道,“表姐以後賺錢不會少的。”

然而大姨卻將舒宜的話只當做是一句安慰,絲毫沒有當真。

大姨將舒宜媽媽和舒宜兩人送到家門口,“回去騎車子慢點啊!”

舒宜媽媽一邊下樓一邊答應到,“知道了!你趕緊關門吧!蚊子都從門縫裡飛進去了!”

舒宜上輩子就知道,大姨家的經濟條件比她家要好不少。

不過舒宜上輩子小時候,對金錢壓根沒概念,畢竟她們那一代人,小時候各家的貧富差距並不太大。更準確地說,是舒宜小時候能接觸到的家庭,貧富差距並不太大。

那個年代網路才剛剛萌芽,大家還沒辦法透過網路看到有錢人的生活,舒宜能接觸到的不過是自家的親戚和同住在鐵路家屬院裡的鄰居,家家戶戶的日子都過得差不多。就連上學,舒宜也是鐵二小鐵二中一路讀下去的,身邊的同學們家庭條件也都相似。

直到舒宜上大學後,她才從大學同學身上直觀地感受到,原來真的有很貧困的家庭,也真的有有錢到她難以想象的家庭。

那時候,舒宜大姨家的經濟條件雖然依舊挺好,但已經不至於讓舒宜震驚了。

但是今天去大姨家吃飯,從大姨家裡的裝修、傢俱、衛浴,到珊珊表姐的兩個復讀機、書架上一摞摞的磁帶和dvd、一盆品相漂亮的君子蘭……都讓舒宜暗自驚訝。

原來在她小時候,大姨家的經濟條件真的不錯!

不過在舒宜的記憶中,在二三十年後,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大姨家和別人家的差距反而縮小了。大姨家的日子依舊富裕,但二三十年後的裝修,絕對沒有現在家裡的裝修給舒宜的震撼大!

要知道,舒宜家前兩年剛鋪了瓷磚,不少鄰居家裡還是水泥地……在這樣的橫向對比之下,大姨家絕對算是改善型住宅了!

舒宜上輩子以為,大姨家比自己家條件好,只是因為大姨家兩個人賺錢,自己家只有媽媽一個人賺錢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