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兩年觀眾對青春片的容忍度似乎已經到了極限,《致青春》、《匆匆那年》的爆火,與其說是真正的觸碰到了觀眾的懷舊情感,不如說是碰上了市場藍海。順帶著還有主創的光環,所以才能有個不賴的成績。
去年《同桌的你》大崩,今年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票房不過億,種種跡象似乎都表明,如今的影迷對那種打架墮胎玩兒矯情的青春片忍耐度已經到了極限。
是故,《七月與安生》在上映之前並不被看好。
因為完全沒有突出的地方。
你看看,改編自著名網路作家的青春,女主角是兩位青春片出身的人氣小花,雙女主角設定,主題還是閨蜜三角戀···
怎麼看都是《小時代》的撕逼套路,誰看吶?
唯一有亮點的,或許是拿過聖塞導演獎,作品質量一直不錯的導演于飛鴻。
但也沒啥威脅性,老謀子都跌落神壇了,你于飛鴻還想翻天?
要是在去年,靠著票補,公司能把《七月與安生》做到十個億。
今年不行了,《葉問3》被上頭問責,幾個製片巨頭也不敢玩兒票補這一手,這才導致今年影市的大降溫。
前兩年的烈火烹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票補這一變相宣傳手段的存在,40塊錢的票,9.9到手,肯定能吸引大量的影迷。
今年沒了票補,捨得花40塊錢看電影的觀眾,勢必還是會根據口碑和質量去選擇作品,影院的排片也更加傾向好口碑的專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