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華夏大地本來是官吏一體的,官階的高低用石高來區分,比如縣令是秩六百石,縣丞可能就是四百石,縣尉可能就是三百石。
等到了最底層的里正、父老、裡監門的時候,可能就只能是斗食吏。這些斗食吏理論上是可以升到最高級別的萬石大吏,當然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
就像現在的社會理論上所有人都有可能當上國家最高領導人,實際上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上升的通道是開啟的,所有秦漢時期是華夏民族戰鬥力最強悍的時代。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官吏分家呢?這就要從東漢的建立說起,劉秀依靠豪強打敗了王莽建立東漢,使得豪強尾大不掉,漸漸形成了門閥。這也是我們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常常聽到什麼四世三公,什麼郡望之家的說法。
這些大門閥左右了朝堂天下,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這些門閥。到了曹丕篡漢建立曹魏的時候,為了得到門閥的支援,採納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在這一制度下,高門大戶一片狂歡。
也就有了後來的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庶人的說法,無論是上品還是下品都是官老爺,當官是為了享受的,而不是為了做事的。
那麼事總需要有人做吧,於是乎就有了做事打雜的吏,充當吏的都是庶民,什麼是庶民,就是普通的黔首百姓,與士相對。
從此官員就不再以石高來比較官階,而是以品級來比較。不管朝代如何變更小吏的地位卻越來越低,到了滿清時竟然與賤民同等,子孫都不得科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