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表上看,大同學園儼然一座教堂抑或高官達貴的花園。
這就有點不著邊際了吧,大同學園畢竟是用來改造戰俘的收容所;這些戰俘手上都佔滿中國的鮮血,把他們像老爺一樣供養起來還叫什麼改造?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了,其實戰犯不是改造而是感化過來的;感化的作用大於改造百倍。
大同學園就是在感化戰俘的基礎上設計出籠了城配套的建築和監舍。
建設和監舍一經拿出,立即遭到非議;說這不是改造戰俘的場所,而是八旗子弟的滿城。
還說如此豪華的建築,在天寶市還很少看見;國家在抗戰時期財政如此緊張,周邊地區的老百姓生活還很清貧;將大筆大筆的錢財投入一所戰俘所的建築上,讓雙手沾染過中國人民鮮血的日本鬼子居住在豪華公館裡頤享太平;於情於理都講不過去。
關錦璘頂住了來之四面八方的非議,他的觀點是:殺死俘虜只能消滅一個敵人,虐待俘虜交換回去後又加重了仇恨;而教育改造則不僅減少了敵人,還增加了自己人;如果把改造二字換成感化,效果恐怕會更好;將感化了的戰俘送回去打入敵人內部為己所用,勝似一個團一個師的兵力在前線硬拼;善待俘虜利益是巨大的,八路軍就是透過改造俘虜增強了自己的力量,在戰爭中發展自己;國民政府大後方為什麼就不行?
關錦璘的主張得到王國倫、田寶懷、陳子懷幾個大後方主政者的支援,設計方案才定了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