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百七十八章 衛四大夫之亂(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從魯昭公二十年(BC522)開始,到昭公去世的十二年間,有多個諸侯國發生內亂。這些內亂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必然聯絡,但是在深層次上基本上驗證了士燮的那句話:“唯聖人既無內憂,又無外患。”

三百年後,在世界的另一端,羅馬共和國取得了對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勝利,羅馬元老院在慎重討論了是否摧毀迦太基的議題後決定:寧可保留一個強大的外敵做為羅馬人的戒懼,也不能毀滅敵人而使羅馬人因享受太平盛世而腐化墮落。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非常明智的。五十多年後,羅馬終於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摧毀迦太基,而羅馬之後一直內亂不斷;當凱撒徹底征服高盧之後,天下無敵的羅馬共和國就在內戰中毀滅了。

縱觀春秋,第二次弭兵大會只是暫時消除了國家之間的戰爭因素,卻無法消滅諸侯國內動盪的根源(內部之爭是權力和以土地為標誌的財富之爭);亂象只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它也是幾十年來積澱的結果。戰事依然時有發生,只不過交戰者從國家轉變為某國內部受到外國勢力支援的各派。

這一歲(十二年間)的內亂始於衛、興於宋、盛於周、終於魯。衛國的動亂像是一場史詩劇的序曲,輕描淡寫一帶而過;隨後便是宋國,紛亂激烈漸入佳境;再後就是周王室,波瀾壯闊場面宏大;最後就是魯國,峰迴路轉沒完沒了;中間還插播一段專諸刺王僚的小**;最終以魯昭公客死他鄉而落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