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5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既而知諫院司馬光上疏,極言:“內侍任守忠讒間兩宮,為國大蠹,若非母后賢明,皇上誠孝,幾乎禍起蕭牆,乞即援照國法,將守忠處斬都市!”英宗覽奏,卻也動容,惟一時未見降旨。越宿,韓琦至中書處,驟出空頭敕一道,自己署名簽字,復令兩參政同時簽名。參政一是歐陽修,一是趙槩(gài)。槩於仁宗末年入任是職。歐陽修接敕後,也不多說,當即簽名。趙槩卻有難色,修語槩道:“不妨照簽,韓公總有說法。”槩乃勉強簽字。籤畢,琦即坐政事堂,召守忠至,令立庭下,即面叱道:“你可知罪麼?本當伏法,因奉旨從寬,姑把你安置蘄州,你當感念聖恩,勿再怙惡!”言畢,便取出空頭敕,親自填寫,付與守忠,即日押令出都。手段似辣,然處置閹人,不得不如是神速,且韓魏公定已密奏得旨,當非專擅者比。又把守忠餘黨史昭錫一律斥出,竄徙南方,中外稱快。過了數月,適琦入朝,英宗忽問琦道:“三司使蔡襄品行如何?”琦未知問意,但答言:“襄頗幹練,可以任用。”英宗不答。越日竟命襄出知杭州。看官道是何因?原來太后聽政時,曾與輔臣言及,謂:“先帝既立皇子,不但宦妾生疑,就是著名的大臣,亦有異言,險些兒敗壞大事,我不願追究,已將章奏都毀去了。”為了這幾句懿旨,時人多猜是蔡襄所奏,究竟襄有無此事,無從證實,不過他素好詼諧,語言未免失檢,遂致同列滋疑。小子嘗記蔡襄平日與陳亞友善,襄戲令陳亞屬對,口占出句雲:“陳亞有心終是惡。”陳即應聲道:“蔡襄無口便成衰。”當時旁坐諸人,共推為絕對,且因襄欲嘲人,反被人嘲,共笑為詼諧的報應。因國事帶敘及此,隱寓勸戒之意。其實襄擅吏治才,遇有案件,談笑剖決,吏不敢欺。嘗知泉州,督建萬安橋,長三百六十丈,利濟行人,又植松七百里,廣為庇廕,州民無不頌德。萬安橋一名洛陽橋,迄今碑石尚存,蔡襄親書碑文,約略可辨。俗說蔡狀元造洛陽橋,就是此處。只因戲語招尤,致觸主忌。治平三年丁母憂,歸興化原籍,越年卒於家,追贈禮部侍郎,後來賜諡忠惠。仍不掩長,是忠厚之筆。小子有詩嘆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