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半個月後,身為秦鳳路都轉運使的蔡延慶抵至熙州。
章越,王韶,高遵裕都受拜命,蔡延慶對熙河路也很重視將接任路轉運使的第一站選在了熙州。
同時郭逵與王安石屢有不和,郭逵從秦鳳路經略使任上罷下,改由呂公弼判秦州,以太尉的身份拜秦鳳路經略使。
而韓忠彥也出任秦州通判,他本意來熙河路,但韓琦卻不肯,只好退而求其次。
經略使與轉運使官職誰大誰小,沒有一個定論。
三司的副使,比如鹽鐵,戶部副使從久任的轉運使中出任,一定是要出任過河北,河東,陝西三路的轉運使中選拔。
如果按照朝班來排列,三司使位在知制誥之上,知制誥位在待制之上,待制在三司副使之上,而三司副使在轉運使之上。
雖說三司副使,知雜御史,修撰,修起居注,直舍人院這幾個官職是一檔的,而且蔡延慶也一起修過起居注,還直過舍人院,剛升任天章閣待制,但官位還是在章越之下。
不過實際權力上,章越卻不如蔡延慶。經略使比轉運使多一個的就是兵權,但章越手中的兵權恰恰被高遵裕給分去了,使他這個經略使就有些名不副實,同時在兵糧轉輸上他還要看蔡延慶的臉上。
不過蔡延慶見了章越後,還是以下官之禮見過了章越。
二人都是各懷心思沒有什麼言語,在晚上的接風宴二人屏退左右單獨說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