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革命來臨的時代,二三十年,就可以改變很多事。尤其是大順這邊用軍艦拿到了商業霸權後,對於印度,更是如此。
其實,印度、棉花、和歷史上英國的故事,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思維實驗來思考。
比如說,明代之前,為什麼救荒的時候,不種甘薯、地瓜?
因為沒有。
那麼,為什麼甘薯地瓜一出現,很快就在一些地方第一普及為救災備荒的糧食作物?
因為產量大、節氣要求沒那麼嚴格。
簡言之,比之前別的救荒的玩意兒都好。
棉紡織品其實就是和這個有些類似的道理。
要知道,早些年,英國可是呢絨紡織業第一大國。圈地運動,甚至可以說,是圍繞著呢絨紡織業展開的。
那麼,為什麼歷史上英國為什麼早些年紡呢絨?
因為沒有棉花。
那為什麼棉布一出,就會發展起來?
顯然,因為印度棉布打了個樣兒,無論是質量、舒適程度、染色水準等,都把英國的亞麻布和羊毛呢絨打的無法還手。
所以,恰恰是因為印度的棉布質量更好、棉紡織業的生產力水平更高,一出場就驚豔歐洲,所以才會引發後續的一系列問題。
否則的話,搓羊毛搓的好好的,有病啊,轉型去搓棉花?歷史慣性這麼大,顯然是足夠的利益,愣生生扭轉了這種歷史慣性。
某種程度上講,在二十年前,印度和中國才是棉紡織手工業的獨一檔、頭部。剩下的,都往後——西非奴隸貿易的“哀傷之布”,歷史上正是印度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