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遺產 第279章 最後的鬧劇(五)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談話的最開始,李欗並不知道劉鈺的深意。

他以為,這只是個“學術”問題。

只是在討論自由貿易的相關。

實際上,促成他刻意摘下眼罩、戴上眼鏡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一戰爆發前,劉鈺選擇了去山東修黃河。

在那之前,李欗不是沒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論人脈,自己在先發地區混了這麼久。

論槍桿子,自己執掌大順的海軍許多年。

論威望,善戰者無赫赫之名、善謀者無赫赫之功,打贏大西洋一系列戰鬥、為大順拿到了西非貿易歐洲貿易的,有名有功的是自己。

蕭何第一功,但於後世,人所記憶者,淮陰侯。

他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小心思?

只是,一戰爆發前,劉鈺終於挑破了大順這些年一直在迴避的問題——黃河北決之可能。

跑去修河了。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文忠公曰: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