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670.信書不如無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李世明講這兩個典故的全過程,秦曉鸞一直安靜地聽著,還露出思索的神情。對此李世明打心眼裡覺得很愉快。

人類是一種需要傾訴和傾聽的動物。假如一個人長期缺乏這兩點,心理一定會出問題。或者說,本來就有問題。

不過這兩者之間的需求並不是五五開的。其原因在於,在絕大多數人的內心連自己都很難發現的地方,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看這個世界的。與此同時,哪怕是最狂妄的人,潛意識裡都知道一件事:和這個世界想比,自己作為一個人類的個體,實在是渺小到微不知道。由此,就會渴求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從理解、認同、追隨、崇拜中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

這也為人類能夠不斷超越自身侷限,從萬千生靈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上唯一高等智慧生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慾望,即便沒有創造世界,也改變了世界。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對“慾望”這個詞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從莊子到孔子,從釋迦摩尼到耶穌,無論是哲學家、思想家還是宗教,無不對“禁慾”提出了相關的要求。

因此,世人們才會對“慾望”這個詞露出無比鄙夷的態度——至少表面上都是這樣。

殊不知,這種理解實在是太過片面。正如剛才講的那個輪扁斫輪故事裡,老車伕規勸齊恆公的那樣,若不能真正深入的理解先賢智慧的結晶,只是從表面膚淺的地方去理解,還不如干脆不懂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