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0

熱門小說推薦

是三觀不合。

就像是你滿腦子都是要做好功課,整理自個的觀念,好在自己的先生和父親那裡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後閒暇的時候,跑到你媽這邊本來想要換一換思路,你媽卻在這裡絮叨,今兒個某個小嬪妃給自己行禮很馬虎,她想要教訓一下,又說什麼衣料,花樣,首飾之類的。你說自個想要在聖上面前露個臉,她們對於你的學習沒有任何好的建議,能出的就是一些餿主意,不是讓你好好表現,而是讓你去給自個的競爭對手做些小手腳使絆子,有點腦子的都會覺得比較崩潰吧!

為什麼這個年代大家都不想叫自家的男孩長於婦人之手呢,不就是因為她們的聰明才智都用在這些小手段上頭,眼界不足嗎?你要是真的做這些後宅手段,徒然惹人恥笑。不是這幫皇子沒孝心,但是,他們的孝心無非在於自個出息了,然後給自個的生母相應的榮耀,卻不是什麼都聽親媽的。

司徒毓對此壓根沒什麼想法,人家親媽早就死了,他也就是偶爾來長寧宮請個安而已,司徒毓已經成親了,太子妃一直沒有生下孩子,不過,東宮也沒缺孩子,他最寵愛的張良娣已經給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比司徒毓還大幾個月,另一個也四歲了,而另外一個蘇良娣去年的時候也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除此之外,他還有兩個女兒。即便是對他最寵愛的張良娣,司徒毓也不會跟她說什麼朝政上頭的事情,司徒毓在這方面分得很清楚,即便是太子妃,能夠知道的,也就是東宮那些事情,想要知道外面的情況,都得等著太子妃的孃家人遞牌子進宮請安。另外,如果朝堂上有什麼大事,也會傳進後宮中,但是具體是什麼情況,哪怕是謝皇后這等地位,也只知道一個皮毛而已。因此,司徒毓還真不知道自個的兄弟們是怎麼跟自己的生母相處的,他同樣將自己的生母想得非常美好,肯定是個美麗睿智的女性,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對於一個死去的人,活著的人總是會加上一層厚厚的濾鏡的,要是元后如今還在,說不定在聖上那裡早就變成白米粒,蚊子血了,司徒毓或許也會覺得自個的母后變得不可理喻。可以說,元后死在了最美好的年華,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幸運的事情。

雖說上頭幾個皇子年紀都已經大了,但是,既然來了,還是得拜見一下皇后還有一眾嬪妃的。太子也就算了,便是幾個妃位,正常情況下,也是不敢受他的禮的,畢竟,太子作為儲君,身份上頭是在諸多嬪妃之上的,不過,司徒毓還是對幾個妃位行了半禮,也算是說得過去了。司徒瑾等著幾個兄弟都行了禮,立馬錶示,自個如今年紀也不小了,所以,也該自個招待一干兄長了,謝皇后聽得好笑,不過還是同意了,讓司徒瑾帶著上頭幾個皇子往一邊的偏殿去了。

第10章

準確來說,司徒瑾對上頭這些兄長的感情大概是類似於普通人家對自個的親戚,禮貌有餘,親密不足。不過大家也都是這樣,皇子裡頭根本就沒有同母的,小時候也不長在一塊兒,一直等到上學了,才算是搬到了集體宿舍裡頭,問題是,這個集體宿舍是一人一個院子,串門還算方便,但是也就是鄰居一樣。

這樣的距離對他們來說其實正好,真要是非常親近,等到回頭反目成仇的時候,不是更麻煩?

司徒歆也是從乾安宮那邊過來的,是的,雖說比司徒毓還大一歲,但是他依舊沒有開府,可憐他那裡都快要住不下了,外頭給他準備的王府還沒有修建齊備。司徒歆對此耿耿於懷,覺得是司徒毓在給他使絆子,因為太子妃的母家二叔就在工部。對於皇子來說,開府和不開府是有很大區別的,開府之後,就能接觸更多的人,可以名正言順地養著幕僚,招攬朝臣,而在宮裡呢,一丁點大的事情都被人盯在眼裡,想要做點什麼小動作都有可能被人告密,也只好憋著了。

實際上,這是根本沒道理的指責,王府修建這種事情,一向都是內務府管著。問題是開國這麼多年,內城符合王府規制的現成的宅子差不多都沒有了,因此,這就要從內城一些居民那裡徵收他們的宅子,然後進行改建。這也是內務府撈好處的時候,比如說,明明只是改建,但是換成重建的話,這裡頭的差價,還有多出來的材料錢,就都是內務府的了。

因此,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內務府很喜歡拖工期,拖得越長,好處越多,司徒歆至今沒能搬進自個未來的王府,正是因為內務府那邊的私心。可惜的是,除了少部分人之外,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內務府裡頭的貓膩,司徒歆當然搞不清楚。他從小就跟司徒毓過不去,因此,凡是自個有什麼不順的地方,就都歸結於司徒毓。

對此,司徒毓只能罵一聲,MDZZ,司徒毓雖說比司徒歆小兩歲,實際上,真要論起城府心機,可比司徒歆強多了,畢竟他算是聖上一手教匯出來的,能當皇帝的人,可沒有什麼傻白甜。

司徒歆今兒個在朝堂上又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總算他還知道這裡還有別人,沒有顯得陰陽怪氣,他看著司徒毓那副八風不動的樣子,心裡冷哼了一聲,然後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大口茶水。

司徒毓很多時候其實不想理會司徒歆,問題是,司徒歆的生母是淑妃,淑妃也是勳貴出生,是理國公府的閨女,理國公當初早早投靠了當今,為了表示誠意,直接將嫡幼女送進府裡做了側妃,元后緣何死得早,一方面是為了救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後院裡頭的妃嬪沒一個省心的。元后乃是書香人家出身,父祖都有能耐,架不住聖上還是皇子的時候就炙手可熱,後院裡頭,幾個佔了編制的側妃都有著不低的出身,元后也是心力交瘁。

其實元后在之前曾經懷過一胎,但是就因為後院的事情流掉了,偏偏還不能聲張,甚至想要調查都是不能,養了好幾年,等到那時候還是側妃的柳淑妃都生下司徒歆近一年了,才算是又懷上了,生下司徒毓之後,更是又傷了身體。司徒瑾曾經偷偷聽到謝皇后跟心腹說過,元后聰明,本來她身體已經破敗了,就算是養著也就是病病歪歪的,不如搏上一把,搏了個救駕之恩,平白給自個兒子增加了一重護身符。

不過這事司徒毓是不知道的,就算是元后留給司徒毓的人也不會跟他說這個啊。

不管怎麼說,理國公是四王八公之一,排行還比較靠前,司徒歆既然是理國公府的外甥,那麼,他們支援司徒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四王八公並非鐵板一塊,各有立場。即便很多人明面上就想做個保皇黨,但是聖上卻因為滿腔的慈心,太子還在讀書的時候就開始佈置了,比如說,太子的伴讀雖然也就是兩個,但是其中一個是太子母家的表兄,另一個就是榮國公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