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之間,就到了乾聖十三年。
在過去的一年之間,發生了什麼?
除了軟硬兼施的鞏固了大明的藩屬之外,最大的新聞,恐怕就是黃河的北歸故道了。
乾聖十三年正月初十,隨著一聲聲爆破聲,北岸的河堤被炸開了,冬枯的河水沿著寬達5裡的河面一路北上流入穿越北直隸,於天津南部數十里的舊河口入海。
其實,河道也是在北宋故道的基礎上拓寬而成。擱過去,這裡都是良田,但是滿清的入寇,卻讓這裡變成了無人區,而這也是朝廷能實施“黃河北歸”的原因。至於向南奪淮的河道,也被加以封堵,淮河終於擺脫了“黃強淮弱”通海不暢的困境。
也正得益於此,大明在關內也終於有了一片草原!
而且還挺大的。
黃河河道兩側河堤距離河道足有十里寬,這十里寬的防洪區是禁止開墾的,經過十幾年的刻意的經營,早就成了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儘管它是狹長的,但卻也是一片方圓數千多平方公里地區,足足有幾百萬畝之多!
當然,這片草原雖然是官地,但卻交給了沿河兩岸的軍戶看守,他們可以在這裡種植牧草養馬,在黃河兩岸足有多達的三十萬軍戶,他們的家中養育上百萬匹馬。論馬匹的數量,現在的大明,遠超過歷朝歷代。
當然,質量同樣也是,畢竟,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大明一直在千方百計的從中東、歐洲等地引進優良的馬匹!並且借鑑後世的育馬法,制定專門的法律改良馬種,其實這個法律很簡單——就是在全國範圍內閹割公馬,與此同時建立大量的種馬站,由朝廷提供包括阿拉伯馬、汗血馬等優良種馬。如此十幾年繁育之後,那些矮小馬匹變得日益高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